1 / 94
文档名称: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1].docx

格式:docx   大小:568KB   页数:9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1].docx

上传人:2024678321 2020/11/10 文件大小:5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1].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鲤鱼家教
李老师高中地理系列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资料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看逆时针)
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 天 6 时 9分
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秒)
10 秒)
角速度
平均 1o/日
近日点(1
各地相等,每小时
15o(两极除
月初)快
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
远日点(7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
米 /小时
月初)快
小时 ,两极为 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 23o26 '
(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1)昼夜更替( 2)地方时 (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 北半球右偏 , 南半球左偏 .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 23o26 ' N 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 23o26 ' S 向南北降低
23o26 ' N 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 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 ; 或看经度 , 东
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
(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 ,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
- 1 -
鲤鱼家教
李老师高中地理系列
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 23o26 ',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为南纬 23o26 '
(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 12 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 12 点,晨线
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 6 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 18 点,依据每隔 15o,时间相差 1 小时,每 1o 相差 4 分钟,先计
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
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 90o- 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 3月21日或 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
跨的经度除以 15 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 2 倍,除以 15 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 , 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 : 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
第二步 : 再求时间差 , 以每一度经度相差 4 分钟来算 .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 , 求东用加 , 求西用减 . 若求出的时间大于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