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rar

格式:rar   页数:16页
该文档为压缩包格式,解压后包含1个文件,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rar

上传人:做机械197216396 2014/5/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doc [762.50 KB]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赣南师范学院工商管理系03物流管理
邓伟, 曾令涛,龚志华,丁振棠,何绍军

方案完成时间:2004年12月16日
可行性分析报告
我们小组的信息系统开发课程设计题目是: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
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书籍,借阅和管理者的信息等。本系统结构分为读者信息管理模块,书籍信息管理模块,借阅信息管理模块,管理者信息管理模块。读者信息管理部分有两方面的功能,可以浏览读者的信息,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书籍信息管理可以浏览书籍的信息,可以对书籍信息进行维护。借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中书籍借阅情况,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管理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数据库中管理者的情况,可以对管理者信息进行维护。可见,本系统并不复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关键字对数据库进行查询。
背景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另一方面,获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引起信息管理的革命,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提高了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图书管理工作面对大量的可模块化处理的信息,是当今信息革命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小组开发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就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代替手工管理方式,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作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更好的为学校,社会服务。
从以前的手工管理的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问题:
、效率低
因为图书馆的藏书种类多、数量多,将藏书准确地分门别类,快速检索,手工进行非常困难往往是终于查到了书的信息,馆中没有此书或已被别人借走。图书馆的规模越大,这个问题越突出。
、还书工作量大
借书、还书频率越大,说明图书馆的作用越大,然而随之而来的大量的借书、还书登记、实存图书的更新以及借出图书超期、遗失等的处理,其工作量之大,往往是人工操作所难以胜任的。而且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
、藏书更新不能及时完成。
图书馆的图书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及时添加和更新,然而由于藏书数量及图书种类越来越多,加上自然损耗,人为破坏,使图书的统计工作难以及时完成,藏书的更新也就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藏书的知识结构得不到良好地控制。
系统开发的重点与难点
系统出现了一些技术难点大致如下:
1、建立合理的表结构,避免数据冗余
各表通过特定字段实现不同表的数据连接,避免数据冗余,需要设计简洁高效的表结构。
2、建立相当的系统安全性
登录用户身份的验证机制的设计、操作页面的权限保护。
3、建立严密的数据表操作机制
同一表有可能在多个模块中被修改,所以严密的数据表操作机制的建立十分比较困难的,但也是必须的。除了设计时必须有相当程度的考虑,在编制时更应加强程序逻辑的可靠性和程序调试的全面性。
可行性分析

此次信息系统开发是大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与提高,我们小组可以在主教5楼机房完成系统开发。该机房计算机配置肯定能满足系统开发的要求。我们小组可以选定两三台计算机,建立系统开发环境,主要是安装数据库工具(MS SQL SERVER 2000),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VISUL BASIC ),Office程序组以及网络传输工具。
我们小组的部分成员有计算机,配置是Pentium4 ,256M以上内存,80G以上硬盘,可连网。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QQ或电话进行即时交流,协调开发工作,解决开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就技术力量来说,我们小组可以完成此次开发工作。开发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有我们预想之中的,也有一些没有我们预想到,但,我们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该学期,我们小组各成员已经学****了SQL SERVER,对网络技术和操作系统也有系统的了解,有些成员熟悉计算机原理,能解决常见的硬件故障和硬件选择。目前,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已得到了大量应用,有许多可供参考的成功系统。而且,网上有许多关于VISUL BASIC编程的资料和SQL SERVER方面的资料。从技术角度考虑,此信息系统开发可行。

目标系统开发需求比较低,加上具有成熟的软硬件环境,所以在软硬件的支出上十分有限。而且,目标系统并不是十分的复杂,开发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