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研究背景生存、温饱、发展是我们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基本要求, 也是全人类的普遍愿望。在 20 世纪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大量地发展使地球资源紧缺, 环境产生污染, 而且情况将愈来愈恶化, 它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甚至威胁着人类的长远生存。一方面资源紧缺, 一方面城市被大量垃圾的包围, 成为城市垃圾大“围城”。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居。特别是近 20-30 年来, 环境问题日益尖锐, 资源日益短缺, 由此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天无弃物”, 有时一个过程的废物却是另一个过程的宝贵资源,若加以利用,既可节约原材料,又可增加社会财富。大力开展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宏伟事业的基础, 它造福当代, 荫及子孙,利国利民,也有利于世界的进步。一个不会利用废物的民族,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理解废物的再生资源地位对当今的决策者、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各界公众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作为当代学生、未来的决策者,对“废物、资源”是如何思考的?对我国废物资源化生产了解吗?我国在废物资源化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周围的人们对此问题又是如何认识的? 我们能否为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提供一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方法? 废物资源化是一项有巨大潜力的学科, 是我国摆脱人口——资源——环境恶性循环的唯一选择。让我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废物资源化的研究中, 为将来创造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而作好一切准备。二、研究目的 19 世纪以来,工业发展引起世界性的人口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垃圾的处理问题变得日益尖锐。人们在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不得不面对大量与日俱增的垃圾的困扰, 不得不自我吞食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苦果。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城市学的新课题。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已经受到人们的注意。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认识到垃圾再利用的价值和重要性, 了解垃圾、资源之间的关系, 研究垃圾回收及利用的途径, 为垃圾的综合利用出谋划策。三、研究过程通过调查法、讨论法等研究方法, 对本课题深入研究和探讨, 认识垃圾资源化的可行性及如何“变废为宝”的途径、手段、建立废物不废的思想理念。研究一:调查我们身边的垃圾通过检查构成垃圾的材料, 了解这种材料是一种可更新还是不能更新的资源, 从而建立化废为宝的意识。活动材料:教室里一天产生的垃圾。活动步骤:(1 )对本班教室每天袋装化垃圾作累记、分类统计。(2 )班级中可围绕下面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①各种生活垃圾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怎样利用? ②如何正确理解再循环与再利用? ③从本班级统计的垃圾分类中, 是否发现或认识哪些废品可再循环?这些废物如何再循环? ④再循环、再利用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⑤针对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于日常扔掉的废品再循环再利用是否值得? (3 )组织班级同学利用班级废品做小制作。资料: 一般认为再循环涉及制造的过程中, 材料被分解及再重新构造。如“白色废物”塑料再循环可得汽油、柴油等其他原材料。再利用是物体同种状态下发现的另一种作用。如塑料可乐瓶的再利用,制成花篮工艺品。多数工艺品是用废物构成新的外观、有美丽造型的物品。研究二:垃圾的再利用方案通过调查活动, 了解身边人们对废物利用的认识及社区设置废品回收站情况, 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国外垃圾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