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制药行业专项应急预案.doc

格式:doc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制药行业专项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cxmckate6 2016/4/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制药行业专项应急预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篇专项应急预案一、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 1·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东阳光生化制药公司有乙酸丁酯、***、乙酸、甲醛、二***甲烷等危险化学品, 因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操作失误、设备故障、腐蚀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易造成危化品泄漏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灼烫以及环境污染等事故。附七: 公司主要危化品应急办法 2· 应急救援步骤一般事故通常因设备的微量泄漏而引起,可由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报警系统、岗位操作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时发现, 并通过采取相应措施, 予以处理。重大事故通常因设备缺陷, 生产操作失误, 自然灾害或外界因素等引起, 报警系统或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 极有可能造***员伤亡或其它危害, 波及范围较广, 无风时可影响到周围 50m 左右区域,有风时可波及下风向 500m 左右。当发生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汇报和预案处理 事故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事故发生岗位、相关岗位人员、车间主任报告。当班人员应以事故发生岗位人员为主尽一切力量切断或隔离事故源, 同时由车间主任决定是否紧急停车和停车, 并以最快速度向本部门领导报告, 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特殊情况可直接报告相关职能部门或公司领导, 呼叫火警“ 119 ”, 医疗急救电话“ 120 ”。报告内容应包括: 事故单位部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程度、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 、危险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和报告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等。 事故部门领导到场后应迅速组织部门力量查明事故发生的源点、部位和原因,凡能经切断物料或排料倒槽处理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果本部门不能控制的事故, 应立即向安全科、生产科汇报, 由生产科通知设备科等其它职能部门, 也可以直接向上述部门汇报。同时向公司领导报告, 公司领导接报后应立即决定是否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并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织堵漏或抢修等救援工作。各部门接到报警后应以最快速度赶往现场, 参与指挥抢险工作。 夜间发生事故, 事发部门应向值班领导、所在岗位直接领导报告。由值班领导迅速会同各分厂当值人员尽一切力量进行事故控制和事故处理, 并视情况迅速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要求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到场组织事故处置和落实检修任务。 现场总指挥应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 当公司应急能力无法控制事态时,向市政府汇报,请求支援。 应急处理应急指挥中心人员到场后,各小组迅速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后勤服务组) 在事故现场, 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 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烧伤等, 进行急救时, 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 2~3 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 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心脏骤停, 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皮肤污染时, 脱去污染的衣服, 用流动清水冲洗, 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 头面部灼伤时, 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当人员发生冻伤时, 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 40℃~ 42℃恒温热水浸泡, 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 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 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 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 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 避免伤面污染; 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 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注意: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 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 要避免进一步受伤。 泄漏控制(抢险组) 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1 )进入泄漏现场处理人员必须配带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轻微泄漏可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否则应带空气呼吸器、防化服等专用器具。(2 )易燃、易爆化学 z(4 )若影响生产应与公司领导及时取得联系,急需其它部门提供救援物质、辅助设施协助救援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并做好水、电、照明等条件的联系协调工作。 泄漏源的控制危险目标一旦发生泄漏事故, 在场人员应沉着、冷静、全力以赴, 做到准确指挥,密切配合。 贮槽泄漏控制(1 )若泄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