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
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一)道路运输驾驶员的职业道德
驾驶员职业道德是驾驶员在劳动中的约定俗成(养成)并与汽车运输这个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活动规范,同时又是本职业的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包括:
职业认识的提高
职业感情的培养
职业意志的锻炼
职业理想的树立
有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
驾驶员职业认识的提高
驾驶员是由一人一车形成的一个经营单位,在执行营运任务时,他的关系可以渗透到各个部门,在社会上影响面较大,因此必须提高驾驶员对本职业的认识和热爱,平时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和社会负责,行车时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做到文明行驶、关心乘客安全、爱护车辆、节约燃料、坚持原则、方便群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尽可能地避免造成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有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
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对车辆的经营进行日常维护,保持车辆的整洁完好,形成良好的驾驶作风。做到遵章守纪、克己忍让、礼貌行车、确保安全、助人为乐、不酒后开车、不开“英雄车”“霸王车”,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和环境美。
驾驶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保障安全行车、完成行车运输任务的重要保障。缺乏道德观念而造成发生伤亡事故的原因有:
缺乏事业心,对祖国、人民不负责、不热爱本职工作、玩忽职守、麻痹大意、随意行车、开车打盹,造成瞬间交通事故。
不懂科学、不受学习、不求进步、盲目骄傲自满、开英雄车、霸王车、斗气车,那生命财产赌气。
法盲、法制观念淡薄、无视交通法规、抢红灯、乱交通、故意挤抹他人、拿群众开心。
道路运输驾驶员的行为规范
规范操作
认真遵守道路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范,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行为。
切实做好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日常维护和车辆检查,提前发现隐患,防患于未然,避免行车中发生事故。
谨慎驾驶的黄金“三原则”: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提前预防。
按照不同的交通环境、气象条件、车辆机械状况来选择行驶方式,不断调整行驶路线和行驶速度,以防由于别人的不法行为或驾驶错误而导致交通事故。
驾驶员的责任感
职业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通过一个人对本职工作态度好坏、进取心的强弱、具体体现并展现在人民面前的一种责任心。由于工作特殊性和严格的技术要求,要求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必须具备一种对工作和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一个驾驶员在执行任务中必须具备两种基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