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样稿样稿.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样稿样稿.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11/1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样稿样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
  杏花村,在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城西,距今1300多年历史。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下了脍炙人口《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自此,贵池杏花村随《清明》诗名扬青史,享誉天下。
  杏花村被称为江南诗村,故池州誉为“千载诗人地”。唐代李白、罗隐、张祜、白居易、杜牧、杜荀鹤,宋代梅尧臣、岳飞、苏辙、司马光、朱熹、李清照、杨万里、苏舜钦,元代萨全部刺,明代王阳明、董其昌,全部留下了不朽诗篇。杏花村又被称为中国最古老酒庄,以杜牧诗中酒家和历史记载杏花村黄公酒而著名于世。清康熙年间,池州人郎遂潜心编撰了《杏花村志》十二卷,为《四库全书》收录唯一村志,杏花村堪称“天下第一村”。
  一首感人心弦杏花美酒诗, 描绘了一幅引人入胜山水农耕画; 一部耐人寻味村落民俗书,书写了一个令人神往世外桃源梦。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牧和她诗中杏花村。
  杏花村――迹以名传
  “清明时节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任池州刺史。第二年清明之日,杜牧到杏花村赏春,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杰作――《清明》诗。
  在安徽池州市贵池区秀山门外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诗名和她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牧之,京兆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县)人。有《樊川文集》***。她是中国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杰出诗人。后人为区分于诗圣杜甫而称她为“小杜”。她于会昌四年(844)九月从黄州(又名齐安郡),至今湖北黄州市迁池州(又名池阳郡,治今池州市)任刺史,至会昌六年调睦州(又名新安郡,治今浙江建德东)任刺史,在池州整整当了两年州官,作出了很多德政善绩,也留下了几十篇珍贵诗文和很多感人传说,给古老池州平添了一层绚丽光彩。这首优美感人、脍炙人口《清明》诗,就是她在池州代表作。
  据《广舆记》载:“池州古迹曰‘杏花村’,在府城秀山门外。杜牧诗‘遥指杏花村’即此。”《江南通志》载:“杏花村在(池州)府秀山门外里许,因唐杜牧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曾在明天启末年任池州大守、崇祯末年翟池太兵备道,两度出守池州顾元镜赋五律〈杏花村〉云:“牧童遥指处,杜破旧题诗,红杏添新色,黄垆忆旧时。远山层作画,好鸟解吹?}(古乐器)。偷得余闲在,官钱换酒卮(古盛酒器皿)。”山西蒲州张邦教,明嘉清四年(1525)引由进士出任池阳郡同知(郡丞),后官至陕西按察使。她在池州任职期间,“留心山水,赏表杜樊川遗址,因自号曰‘惜花人’”(见《杏花村志》卷四),并在杏花村教前立亭,撰联曰:“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她是明《嘉靖池州府志》记载第一个建设贵池杏花村山西人。上述史实证实,杜牧笔下“牧童遥指处”,就是贵池杏花村!
  清代贵池杏花村人郎遂(字赵客,号西樵子)编辑《杏花村志》十二卷***。在中国志苑中,自古有通志、府志、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