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4,99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20/11/15 文件大小:4.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部分 原子结构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组成及各微粒间的关系
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中子数为(A-Z)的原子(核素)。
质量数(A)=质子数(P)+中子数(N)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核素与同位素
①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某一元素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②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各种原子互称同位素(限制的范围是原子)。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
③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④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不变。
(3)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在该元素中原子个数百分数计算求得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即:
其中: 是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指各种同位素的天然原子百分比
③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及原子个数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例: 符号 质量数 同位素的原子量 x%
35Cl 35 %
37Cl 37 %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 + × % =
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35 × % + 37 × % =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电子的能量由低到高
运动区域离核由近到远
n = 1 2 3 4 5 6 7 …….
符号 K L M N O P Q …….
2、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表示第几层)。
最外电子层不能超过8个,次外层不能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32个。
3、遵循能量最低原理:电子首先排满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再能量高的电子层;即先排满K层,再排L层,再排M层等。
以上三条规律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必须同时满足。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简图)

呈现的信息:
; ; .
选修内容
描述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方法
(一)、电子云—形象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的大小所得图形叫电子云。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核外电子依能量不同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因能量有较小的差别,在不同的亚层上运动。
原子轨道
空间伸展方向
轨道形状
S
1个
球形对称
P
3个
纺锤形
d
5个
 
f
7个
 
3、电子的“自旋”运动,有两种“自旋”方式,相当于“↑”和“↓”
4、各个电子层上原子轨道的类型、数目、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电子层(n)
原子轨道类型
原子轨道数目
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1
1s
1
2
2
2S 2p
4
8
3
3s 3p 3d
9
18
4
4s 4p 4d 4f
16
32
n
 
n2
2n2
5、各原子轨道能量高低
(1)n相同时:ns<np<nd<nf
(2)轨道类型相同时:n大能量高。 1s<2s<3s<4s 2p<3p<4p 3d<4d<5d 4f<5f<6f
(3)n和轨道类型相同时:能量也相同。 2px = 2py = 2pz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
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稳定)
电子进入各个轨道的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
原子轨道能级图
2、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推论:每一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首先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