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自我 本我 超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我 本我 超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doc

上传人:yzhlya 2016/4/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我 本我 超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我本我超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是时候把心剖开了,或许这样才能治愈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 是指原始的自己, 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 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 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 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 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 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 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 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 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 很多时候, 超我与原我之间, 原我与现实之间, 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 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 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 以某种方式, 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 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 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 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 运用得当, 可减轻痛苦, 帮助度过心理难关, 防止精神崩溃, 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 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 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 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 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 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 以免除自责的痛苦, 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 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 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 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 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 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 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 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 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 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这种机制叫隔离, 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 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抵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 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