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pdf

格式:pdf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pdf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4/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3 —附件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 以下简称企业)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 的备案管理, 夯实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基础, 根据《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 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 采取紧急措施, 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 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第三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 适用本办法: (一) 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 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 (二) 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三)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 (四) 尾矿库企业, 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 — 4—(五) 其他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不适用本办法。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发布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业名录。第四条鼓励其他企业制定单独的环境应急预案, 或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制定环境应急预案专章, 并备案。鼓励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工程建设、影视拍摄和文化体育等群众性集会活动主办企业, 制定单独的环境应急预案, 或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制定环境应急预案专章, 并备案。第五条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 应当遵循规范准备、属地为主、统一备案、分级管理的原则。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有关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标准或指导性技术文件, 结合实际指导企业确定其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第七条受理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将备案的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企业应当主动公开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等密切相关的环境应急预案信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第二章备案的准备第八条企业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 根据应对突发环— 5 —境事件的需要, 开展环境应急预案制定工作, 对环境应急预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负责。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的, 企业指定有关人员全程参与。第九条环境应急预案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特点, 侧重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应急队伍分工、信息报告、监测预警、不同情景下的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经过评估确定为较大以上环境风险的企业, 可以结合经营性质、规模、组织体系和环境风险状况、应急资源状况, 按照环境应急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的模式建立环境应急预案体系。环境应急综合预案体现战略性, 环境应急专项预案体现战术性, 环境应急现场处置预案体现操作性。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企业, 编制分县域或者分管理单元的环境应急预案。第十条企业按照以下步骤制定环境应急预案: (一) 成立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组, 明确编制组组长和成员组成、工作任务、编制计划和经费预算。(二)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 分析各类事故衍化规律、自然灾害影响程度, 识别环境危害因素, 分析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 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 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应急资源调查包括— 6—但不限于: 调查企业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三) 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要求, 合理选择类别, 确定内容,重点说明可能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下需要采取的处置措施、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通报的内容与方式、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与方式, 以及与政府预案的衔接方式, 形成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 应征求员工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代表的意见。(四)评审和演练环境应急预案。企业组织专家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代表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开展演练进行检验。评审专家一般应包括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人员、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具有相关领域经验的人员等。(五)签署发布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预案经企业有关会议审议, 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第十一条企业根据有关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 开展环境应急预案的培训、宣传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及时启动环境应急预案。第十二条企业结合环境应急预案实施情况, 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及时修订: (一)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重大变化, 需要重新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