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人才培养情况
、设计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的,适应生产一线从事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岗位群所需要的,掌握数控工艺、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技能高技术应用性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广泛深入的企业调查,基于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的分析,以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主线,选择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作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到职业技能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能力递进的方式,按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的顺序,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具备企业要求的职业综合能力。“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规划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规划
3、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基于人类对事物认知及对技能掌握的规律,强调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教学,教学做一体化。从学科式教育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转变为主动获取工作所需知识的学习方式。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且注重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因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职业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能力。基于上述要求,需要构建全新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学习领域课程”,采用包含完整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2)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
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得到数控技术工作岗位群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出数控专业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确定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构建数控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框架。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步骤为“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情境设计”,职业能力及学习领域课程分析见表1所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框架见图2所示。
表1 职业能力及学习领域课程分析
职业岗位
职业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领域课程
职业目标
①数控加工工艺员;
②数控加工编程员;
③数控机床操作工;
④数控机床装配工;
⑤设备维修工;
⑥车间管理人员
1、专业能力
* 具有识图、绘图及测绘能力;
* 具有准确选择设备、刀具、夹具、量具能力;
* 具有制订工艺文件能力
* 具有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能力;
* 具有普通机床加工操作能力;
* 具有数控机床加工操作能力;
* 具有机床安装调试能力;
* 具有钳工加工操作能力
* 具有数控设备维修能力
* 具有生产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2、社会能力
*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 具有良好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 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精神;
*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操守;
3、方法能力
* 具有获取专业知识与掌握专业技能的正确方法;
* 具有分析与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 具有查阅分析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 具有制订工作计划与实施的组织能力;
* 具有专业拓展与创新能力;
①识读工程图;
②手工画工程图纸;
③使用计算机画工程图纸;
④零件测绘;
⑤零件精度检测;
零件的绘图与测量
使用计算机绘图
达到中级制图员标准
达到AutoCAD工程师认证标准
①钳工划线;
②钳工装配;
③钳工维修;
使用手动工具对零件的加工
达到机械钳工中级标准
①使用普通车床加工零件;
②使用普通铣床加工零件;
③使用普通磨床加工零件;
使用普通机床对零件的加工
达到车床加工操作中级工标准
达到铣床加工操作中级工标准
①机床装配;
②机床调试;
机床的拆装与调试
达到机床安装调试工标准
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②数控加工工序制订;
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制订
达到中级工艺员标准
使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使用数控车床对零件的加工
达到数控车床加工操作中级工标准
使用数控铣床加工零件;
使用数控铣床对零件的加工
达到数控铣床加工操作中级工标准
①手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②数控加工工艺装备选择及设计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实施
达到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操作中级工标准
①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