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样稿.doc

格式:doc   大小:2,71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样稿.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0/11/18 文件大小:2.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样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计划
宁波市计划局
二O一六年六月
文本目录
一、总 则 1
二、总体战略 3
三、空间布局 4
四、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6
五、综合交通计划 9
六、市政基础设施计划 10
七、防灾计划 13
一、总 则
编制背景和目标
宁波三门湾区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关键区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计划》将该区域列为全省十大海洋产业集聚区之一。宁波市政府公布实施《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计划》,浙江省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计划》。作为上位计划深化,市计划局编制了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计划,不管是从生态文明战略落实,还是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进来看,全部相关键意义。
《宁波市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计划》以《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计划》为依据,关键落实发展目标、总体规模、产业引导,深化生态保护、城镇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 空间布局计划在编制过程中,和相关部门同时编制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计划进行对接协调,结果内容一致。
计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此次计划编制关键依据有《全国主体功效区计划》、《浙江省主体功效区计划》、《浙江省海洋功效区划》(-)、《长三角地域区域发展计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计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计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计划》、《宁波市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计划》、《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计划》、《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计划(-2040)》、《宁波三门湾区域旅游发展计划》、《宁海三门湾新区总体计划(-2030)》,和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计划、土地利用计划、海洋功效区计划等。
计划指导思想
保护和利用宁波三门湾港口资源、滩涂资源、岸线资源、海岛资源,确保该地域协调和可连续发展:
1、明确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目标、功效定位和发展战略。
2、构筑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框架,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满足不一样主体发展需求。
3、提出关键区域开发和保护战略。
4、构筑合理区域基础设施体系,深入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5、确立科学、安全区域生态格局,全方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环三门湾区域城镇可连续发展。
6、落实计划保障方法,提出跨行政区协调计划实施机制。
计划范围
依据《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计划》,计划范围根据汇水区域依山脊线及行政界线划定,包含宁海、象山两县14个乡镇,陆域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计划区域包含宁海县长街镇、力洋镇、一市镇、胡陈乡、茶院乡、越溪乡,象山县石浦镇、鹤浦镇、定塘镇、泗洲头镇、新桥镇、晓塘乡、茅洋乡、高塘岛乡。
计划期限
计划近期:,计划远期:2040年。
结果组成
本计划由计划文本、计划图纸和说明书三部分组成。计划文本和计划图纸含有相同法律效力。
法律地位
本计划经法定程序同意后,将作为宁波三门湾区域建设技术性行政法规,凡在本区域内从事空间资源利用一切行为均应遵守本计划。
二、总体战略
整体功效定位
全国生态海湾经济综合试验区、长三角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国家现代农渔业基地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总体发展目标
计划依靠城市区功效,立足海洋生态文明,将宁波三门湾区域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生态活力海湾。
空间发展战略
(1)环湾保护、拥湾发展
加强内湾保护,研究整体环境容量,科学确定环湾地域城市发展规模,同时制订区域环境政策,进行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建立产业发展环境管制体系。制订区域产业引入标准,提升产业准入门槛,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生态型工业体系。建立发展和保护良性互动,协调经济发展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关系。
(2)联动南北、拉近东西
经过高快速公路、轨道交通建设,打通浙江沿海经济发展带,促进一体化开发建设。全方面提升和完善主城功效,优化环境,改善交通,依靠关键交通轴线,把各个组团串联起来,形成含有显著地域特色产业发展新平台。
(3)组团集聚、轴线拓展
引导城镇建设向多中心、组团式、紧凑型融合协调模式扩展,严格根据统筹区域、城镇、产业结构和布局要求,主动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实现三门湾地域协调高效发展。
(4)对接通道、网络布局
加强和外围县市通道联络,尤其要加强和宁波、台州联络,依靠两大中心中心服务功效进行错位发展,区域内部则经过联动形成网络化布局结构,形成协力,共同打造滨海产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