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我的家族史自动保存的样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的家族史自动保存的样稿.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11/1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的家族史自动保存的样稿.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家族史
我叫 ,来自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一个蒙古族自治乡(而我家族又是纯正汉族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使我家族历史上并未出现哪怕一个对于朝阳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人,不过要了解我家族首先必需要了解朝阳这个辽宁省土地面积最大贫瘠城市,因为这个城市气候和人文对我家族史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篇 朝阳市和我家
朝阳市——别称“龙城”,在辽宁西部,北依内蒙古腹地,海陆兼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同时朝阳市是一座有1700多年建城史历史文化名城,三燕古全部,拥有灿烂红山文化,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地方,第一只鸟飞起地方”,有着“东方佛全部”称号。朝阳属于半干燥半湿润易干燥地域,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秋两季多风易旱,冬季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强。
然而以上只是官方介绍,作为地道朝阳土著却有着不一样体会。实际上朝阳经过多年发展,最终在最近几年摘掉了辽宁最穷市帽子;其次对于气候有着“十年九旱,十二个月涝”,“大风十二个月刮两次一次刮六个月”……
回归正题,正因为这贫瘠土地和较差气候条件催使了我们家族历史中一次被动搬迁。据我爷爷给我讲老话儿,话说我爷爷爷爷,也就是我老祖宗,和她哥哥其实是住在大凌河南,相距现在住处不远木头城子乡,老祖宗当初却住在离河道不远地方。以后正赶上某十二个月发洪水,大水漫过河堤,冲垮了土堆院墙和土屋,情急之下她们钻进了一口大缸,然后顺水飘到了河北面,也就是我现在家乡乌兰河硕乡。古人云“山南水北为阳”,被迫过河老祖宗们看此处风景秀丽,人口不多且土地肥沃,于是老祖宗们就在这儿扎了根也发了芽,由两弟兄繁衍出一大家子人口。
第二篇 历史之源——老祖宗们
即使历经洪水离家之难,但我们这个家族一直是一个传统、坚强中国家庭,即使大水冲了屋瓦,祖宗们还是将我们这个家族最珍贵文物——“家谱”带了出来,不过这么珍贵
、承载着家族荣誉“文物”却因为老祖宗仙逝那年一件离异事件付之一炬了,现在想想还是既很可笑又很可惜,还好我们这个家族淳朴族风和自强已经根植每个家族组员内心。我们这个家族,每十代排一次家谱,我这代占“明”字,也是家谱烧毁最终一代了,可惜是在家谱焚毁以后也再无人考究、续排了。往上推是父辈占“德”字、爷爷辈占“凤”字、太爷爷辈占“廷”字、老祖宗占“耀”字,在往上推就无从考究了。
我这个家族从伴随洪水漂洋过河到扎根乌兰河硕乡扎根发芽,从老祖宗弟兄两人发展到拥有几十口子大家族,历经了无数丰富多彩小说。
老祖宗膝下只有一子,即是太爷爷,太爷爷一生平淡却充实,是地地道道农村人。太爷爷最值得骄傲便是,太爷爷膝下有5子3女,即使8个孩子没有太高成就但每个全部家庭和睦、平安愉快。也正是带了这一代,奠定了我们这个李氏家族成为十里八村大家庭基础。说到我爷爷辈这代,小说性就极其丰富了。大爷爷是老红军,而且是革命英雄董存瑞战友,不过大爷爷却既没成为革命英雄当然也没成为烈士。大爷爷讲,因为她是家中长子所以从小自立,常年负责一家人伙食,正因如此加入革命队伍后分在了炊事班,大爷爷回想说当初前方吃紧,战事猛烈,一批又一批战士投入战斗死伤严重,也正因为如此催生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出现,她在前线炸了碉堡,可我大爷爷她们在后方也被打散了,打完仗找不到部队,大爷爷只好一路赶回家,听说大爷爷回家时还带了两条步枪。但不管官方角度上大爷爷是否是“逃兵”,她全部是我们这个家族公认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