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序 言
“十一五”时期,是西区全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关键时期,是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也是西区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经济增加方法根本性转变关键时期。计划并组织实施好“十一五”计划对于深入落实党十六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西区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加紧西区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西区友好社会含有十分关键意义。《纲要》编制努力争取表现科学发展观,努力争取充足反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要求,努力争取突出关键,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指导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和可连续发展。鉴于未来5年内,还有部分不确定原因,《纲要》所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将依据改变实际情况进行必需调整和补充,并经过年度计划给予实施。
第一章 “十五”回顾
第一节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在党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区委、区政府率领全区人民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机遇,克服资金短缺、瓶颈制约等重重困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十五”计划目标基础实现,国民经济连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方面进步。
(一)国民经济连续快速发展。,,%。人均GDP由6337元增加到12315元,净增5978元,%。财政总收入6148万元,比“九五”,%。我区经济展现出速度加紧、结构改善、效益提升、活力增强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实力深入增强。
农业农村经济基础深入扎实。“十五”期间紧紧围绕“小农业、立大志、干大事、做大贡献”发展思绪,坚持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围绕农民增收,立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28万元建成万亩优质芒果出口创汇基地;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改,,发展节水浇灌面积3200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蓄水池、病险水库整改等水利设施356处。农业总产值由“九五”期末5116万元增加到69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期末3050元增加到4236元,年均增加237元。
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工业经济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任务,前后有德胜集团攀枝花煤化工企业、攀青焦化企业、浩海再生石化企业、永恒汽车板簧、万盈装饰材料厂等企业入驻格里坪民营经济创业园区。园区建设步伐深入加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深入优化。工业结构调整不停推进,工业经济向规模和效益同时增加转变,全区初步建立起以煤及煤化工、钢铁及深加工、冶金辅料、火电、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及电冶化工、石化等新兴行业多点支撑工业发展格局,形成年产原煤400万吨、洗煤600万吨、焦炭128万吨、钢锭20万吨、发电量525600万千瓦时、冶金辅料12万吨、水泥熟料80万吨、水泥100万吨生产能力。,,分别比“九五”。
第三产业展现良好发展态势。“十五”期间,经过采取多种方法主动营造第三产业发展气氛和环境。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第三产业领先发展,规模扩大;成功举行了四届“中国攀枝花国际长江漂流节”,“万里长江第一漂”已经成为著名遐迩运动旅游品牌,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关键城市名片,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加新亮点;商业服务网络深入健全,商品流通规模日益扩大,汽车、商品房、通信、小区服务等已成为新消费热点。,比“九五”,%。
(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十五”期间,我区抢抓机遇,加紧以公路交通为主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等级和里程有了历史性突破。格萨拉大道(清乌复线)全方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重(货)车分流;苏铁中路改造完成,搞清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建设全方面推进,前后完成金家村道、大麦地村道、竹林坡村道、经堂村道硬化改造和庄上村小码头建设。
城市功效日趋完善。“十五”期间,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弱化陶家渡片区城市功效,强化江北片区,把西区大水井建成攀枝花城市副中心战略决议,西区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前后完成清香坪5平方公里控规、,未来城市新框架初步构建。城市建设整体水平有效提升,完成了清乌复线建设、苏铁中路改造、法拉大桥建设三大城市关键交通工程。大水井新区开发正式开启,建成了欧郦景苑1#工程、西部阳光大厦、区政府经济适用房。攀西商厦、清香坪商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