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知识表征的新观点.pdf.pdf

格式:pdf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知识表征的新观点.pdf.pdf

上传人:hqpkhvg379 2016/4/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知识表征的新观点.pdf.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识表征的新观点———知觉符号理论Ξ王瑞明ΞΞ 莫雷 李莹(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 ) 摘要在认知科学中一个经典的争论是知识在人的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其中占主流的理论一直是命题符号理论,而最近 Barsalou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知觉符号理论。本文对这一新理论做了介绍,阐述了它的主要特征,比较了它与命题符号理论的差异,并提供了现今对这一理论的实验证实。希望借此能启发国内的研究者也来关注和研究这一理论。关键词:知识表征命题符号理论知觉符号理论 1 前言 知识在人的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认知科学发展史上盛行的理论是命题符号理论(propositional symbol t heory ) [ 1]。而最近,Barsalou受认知科学主流之外的哲学传统的鼓舞,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知识表征理论———知觉符号理论(per2 ceptual symbol t heory ),想借以取代命题符号理论[ 2 , 3]。实际上,知觉符号理论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渊源,在认知心理学发展之前,关于知识的理论基本都是知觉性的。因为国内至今还没有人专门介绍这一理论,本文拟在掌握的部分国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的对该理论作一阐述,以期国内研究者对该理论有所认识并进行一些相关研究。 2 知觉与认知的关系 在过去几十年中,认知和知觉领域是相互分离的。知觉和认知被认为反映了大脑独立的、不同的系统,知觉系统从环境中提取信息并将其传递到执行认知功能的系统中(如言语、记忆、思维等)。与此不同,Barsalou认为认知在本质上应当是知觉性的,其与知觉在认知和神经水平上都享有共同的系统。知觉状态包含对外界刺激无意识的神经表征和有选择的意识经验。知觉状态一旦产生,其中一些便通过选择性注意被抽取出来并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在以后的激活中,这种知觉记忆可起到符号作用以代表外界事物,并进入符号操作过程。大量知觉符号集中起来就组成了认知表征。知觉符号具有模式性(modal )和类似性(analogical ),模式性是指它们与产生其的知觉状态处于同一系统,例如在知觉中表征颜色的神经系统很大程度上在知觉符号中也表征物体的颜色;类似性是指在某种程度上,知觉符号的结构与产生它的知觉状态是对应的。 3 命题符号理论 20世纪中期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以外的逻辑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理论家们就知识表征提出了许多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新术语,如特征列、框架、图式、语义网络等。这时的主要理论被称为命题符号理论,认为认知的构成材料是命题,然后形成命题网络,随着对命题的不同操作或操作次数的增加,命题网络会不断更新,所以它的容量无限,解释力很强[ 4]。命题符号理论具有功能性概念系统所需的许多重要特性,包括表征类型、特征、产生归类推断、表征命题和抽象概念等。但命题符号理论仍面临许多未解决的问题。首先,几乎没有直接的经验性证据证明存在命题符号。许多研究者运用图片和单词加工任务验证概念符号的命题性,但对这些研究的深刻分析却发现概念符号具有知觉特性[ 5]。命题符号理论还受到神经科学研究的挑战。许多研究证实有关归类的知识位于大脑的感觉运动区,感觉运动区受损会影响运用该部位知觉客体以及归类过程,这些研究结果强有力的表明归类知识不是命题性的[ 6]。命题符号理论的另一缺点是难以对知觉事物向命题符号转换的过程做出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