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益君康益生菌与宝乐安的区别浅析.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益君康益生菌与宝乐安的区别浅析.doc

上传人:chuandao1680 2016/4/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益君康益生菌与宝乐安的区别浅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宝乐安与益君康的区别浅析益生菌宝乐安与益君康两者都是益生菌制剂,有什么区别呢?下面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概述之区别: 第一,剂型不同。宝乐安益生菌是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是散剂,服用方便,在低于 40 度的温水中就可以很快溶解并给孩子服用,而且口感好,儿童喜事; 益君康益生菌是片剂,儿童用需要研碎,导致二次污染。而且没有指出儿童的用法用量。其次,保存方法不同宝乐安在常温条件下就可以保存,服用,携带方便; 益君康阴凉( 21 ℃以下),按药品法规定需要放冰箱保存。第三,成分不同。宝乐安的主要成分是酪酸梭菌,能修复肠粘膜:分泌酪酸(丁酸) ,修复营养受损的肠粘膜; 益君康的主要成分是中国株嗜酸乳杆菌、日本株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粪肠球菌) 、枯草杆菌,不能分泌酪酸,没有修复肠粘膜的作用;其中枯草杆菌和粪肠球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对身体存在潜在的致病性。下面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条件致病菌肠球菌的危害性。过去认为肠球菌是对人体无害的共生菌,但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它是严重的条件致病菌, 具有潜在致病性。肠球菌可产生许多与宿主病理改变有关的因子, 粪肠球菌产生的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因子可介导或至少是部分介导通常与肠球菌属感染有关的炎症反应。肠球菌属亦可产生一种质粒编码的、可增加感染严重程度的溶血素( cytolysin ) ,其毒力因子还有聚集物质( AS ) 、表面蛋白( esp )、心内膜炎抗原( efaA ) 、明胶酶( gelE ) 、胶原结合蛋白( ace ) 、胞外超氧化物( O2 -) 、透明质酸酶、性信息素等,从而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等,死亡率达 ~ %,主要见于免疫力低下或过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肠球菌感染是新生儿败血症的第 3位病因, 近几年新生儿和儿童肠球菌败血症的发病率增加了 6倍。据报道肠球菌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第二大病原菌,检出率仅次于大肠杆菌。有资料统计,在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中,肠球菌感染居第 2位;腹腔、盆腔感染,肠球菌居第 3位;败血症,肠球菌居第 3位, 病死率 % ~ 57% 。当抗生素大量使用或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宿主与肠球菌之间的共生状态失衡,肠球菌离开正常寄居部位进入其他组织器官,它首先在宿主组织局部聚集达到阈值密度,然后在粘附素的作用下粘附于宿主细胞的胞外矩阵蛋白,分泌细胞溶解素、明胶酶等毒力因子侵袭破坏宿主组织细胞,并通过质粒接合转移使致病性在肠球菌种间扩散,并耐受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 肠球菌还极易形成耐药性,其耐药性包括固有耐药、获得性耐药及耐受性 3种。由于其细胞壁坚厚,肠球菌对许多抗生素表现为固有耐药。肠球菌的耐药性在 20 世纪 70 年代表现为对氨基糖甙类耐药, 如庆大霉素和链霉素, 80 年代表现为耐β- 内酰胺类及糖肽类, 1986 年首次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 90 年代以后, 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 加之侵入性治疗以及过度使用氟喹诺酮类和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等因素,导致肠球菌耐药菌所致感染菌株及病例不断增加,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因。由于这类细菌所引起的耐药菌感染治疗难度大,加之肠球菌对抗生索的耐药现象比较复杂,目前,在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中有许多是多重耐药菌株。美国医院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