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28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答案.doc

上传人:465784244 2020/11/22 文件大小:2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⒈通过对空气—水蒸气平滑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1的测定要领,加深对其看法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阐发要领,确定关联式Nu=、m的值。
⒉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纹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m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Nu/Nu0,了解强化传热的根本理论和根本方法。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设备由两组黄铜管(其中一组为平滑管,另一组为波纹管)组成平行的两组套管换热器,内管为紫铜材质,外管为不锈钢管,两端用不锈钢法兰牢固。空气由旋涡气泵吹出,由旁路调治阀调治,经孔板流量计,由支路控制阀选择差别的支路进入换热器。管程蒸汽由加热釜产生后自然上升,经支路控制阀选择逆流进入换热器壳程,其冷凝放出热量通过黄铜管壁被通报到管内流动的空气,到达逆流换热的效果。饱和蒸汽由配套的电加热蒸汽产生器产生。该实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实验装置结构参数
实验内管内径di(mm)

实验内管外径do(mm)

实验外管内径Di(mm)
50
实验外管外径Do(mm)

总管长(紫铜内管)L(m)

丈量段长度l(m)

蒸汽温度
空气出口温度
空气入口温度
蒸汽压力
空气压力
孔板流量计丈量空气流量
图1  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
1— 平滑套管换热器;2—螺纹管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蒸汽产生器;4—旋涡气泵;
5—旁路调治阀;6—孔板流量计;7、8、9—空气支路控制阀;10、11—蒸汽支路控制阀;
12、13—蒸汽放空口; 15—放水口;14—液位计;16—加水口;
三、实验内容
1、平滑管
①测定6~8个差别流速下平滑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1。
②对 α1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ARem中常数A、m的值。
2、波纹管
①测定6~8个差别流速下波纹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1。
②对 α1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BRem中常数B、m的值。
四、实验原理
1.准数关联
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许多,凭据因次阐发得到的对流传热的准数关联为:
Nu=CRemPrnGrl (1)
式中C、m、n、l为待定参数。
参加传热的流体、流态及温度等差别,待定参数差别。目前,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特定范畴的参数。本实验是测定空气在圆管内作强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因此,可以忽略自然对流对传热膜系数的影响,则Gr为常数。在温度变革不太大的情况下,Pr可视为常数。所以,准数关联式(1)可写成
Nu=CRem (2)
待定参数C和m可通过实验测定蒸汽、空气的有关数据后,对式(2)取对数,回归求得直线斜率和截距。
2.传热量盘算
努塞尔数Nu或α1无法直接用实验测定,只能测定相关的参数并通过盘算求得。当通过套管环隙的饱和蒸汽与冷凝壁面打仗后,蒸汽将放出冷凝潜热,冷凝成水,热量通过间壁通报给套管内的空气,使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从管的末端排出管外,通报的热量由(3)式盘算。
Q=Wecpc(t2-t1)= Vρ1cpc(t2-t1) (3)
凭据热通报速率
Q=KSΔtm (4)
所以 KSΔtm=Vρ1cpc(t2-t1) (5)
式中:Q——换热器的热负荷(即传热速率),kJ/s;
We——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V——冷流体(空气)的体积流量,m3/s;
ρ1一冷流体(空气)的密度,kg/m3;
K——换热器总传热系数,W/(m2·℃);
Cpc一一冷流体(空气)的平均比定压热容,kJ/(kg·K);
S——传热面积,m2;
Δtm——蒸汽与空气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空气的流量及两种流体的温度等可以通过种种丈量仪表测得。综合上面各式即可算出传热总系数K。
3.传热膜系数的盘算
当传热面为平壁大概当管壁很薄时,总的传热阻力和传热分阻力的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