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习乙瑛碑注意事项:
一、 首先应从字的笔画特征上进行分析和分类练习,通过同一类范字笔画若干种主要写 法的对照比较,逐步掌握其要领。方笔要斩钉截铁、峻利凝重,圆笔应遵劲婉转,含蓄 浑厚,并注意方与圆、刚与柔、直与曲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及笔画的或收或展、或肥或 瘦,体会其用笔规律。
二、 波捺是隶书的主要笔画,处理得好与坏对整个字有很大的影响。《乙瑛碑》中的波 捺变化较多,有的肥大,有的瘦小,有的方劲,有的圆润,有的蚕头细面燕尾粗,有的 蚕头大而燕尾小,均视结体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不能干篇一律。因此在临习的过程中要 深入理解、灵活运用。
三、 由于乙瑛碑的结体参差错落,在练习时,要仔细观察其变化,结合范字并掌握上下 结构、左右结构、斜正结构、反常结构的字形,总结摸索其中的基本规律,抓住它们的 特点,正确地表现它们。
基本点画的运笔(一)
点;隶书的点有很多变化,起笔要求藏锋逆入,出锋根据各点的不同形态而变化。它是 其它笔画的浓缩。有正点、横点、竖点、侧点、捺点・横挑点、上对点、下分点、左两 点、右两点、以及三点的呼应、四点的开合、多点的参差。要写得生动而富于变化,尤 其要做到饱满厚重。
逆锋落笔上行;
顿笔向左下出锋 横;横画是隶书中最基本的笔画,是从篆书中继承而来,藏头裹 尾、平中寓曲。
要写得充实稳健、果断利落、粗细均匀。藏锋逆入,忌顿头;圆笔用转法调整笔锋,方 笔以折法调整笔锋;中锋提按,宜稳实;回锋书笔,须自然。
将笔逆锋向左行;
笔锋回折向右;
笔锋沿中线提按往右行;
稍微停顿后轻提向左回收。
竖;竖画写法与横画大致相同,只不过由横写改成竖写。除了横写的要求外,要注意收
笔时切忌写成楷书的垂露。要求自然收起,或略顿笔收锋。
笔锋向上逆行;
笔锋回折向下,
圆笔用使转法,
方笔用折切法;
中锋微提按往下运行;
笔锋略顿后自然向上收锋
基本点画的运笔(二)
撇;撇画有短撇、长撇两类。短撇分顺写和逆写;长撇的收笔有钩、圆、尖、方等不同 的形状。做到藏锋逆入,中锋向左下略快行笔,收笔根据笔画末端要求,稍微停顿或向 上出锋,或回锋收笔,或自然上提,视各字不同的结体和笔画而应用。
逆锋向上;
稍停后向左下折锋;
中锋向左下略快运笔;
稍停驻后轻提,
回锋收笔。
捺;捺亦称(磔),或叫雁尾,是显示隶书特点主要的笔画。捺画分平捺和斜捺两种。 落笔藏锋逆入,中锋向右斜下行,铺开笔毫向右缓提,出锋如何视结构如何而定。锋芒 要求稳重有力度,并逐步达到尾端。
逆锋向左上;
略顿转笔向右下运行;
中锋渐行渐按;
重按缓慢向右提捺出
以全身之力送到锋尖
钩;钩画亦是显示隶书笔法特点的笔画之一。有左钩、右钩两大类。分斜钩、折钩、横 钩、竖钩等,隶书的钩较特别,不象楷、行书的钩上挑和短小,而是写得较长平,转而 无挑。右钩则用捺代之。钩的变化较多,视各字的结构变化而应用
逆锋落笔;
微停即转笔向下;
中锋提按运笔;
边行边按边转笔向左,
边行边提迅速出锋,
或回锋收笔。
基本点画的运笔(三)
波;波画是隶书中的主要特征,起笔较重,以达到出锋饱满有力的效果,收笔下按后向 右提笔,形成重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波画要写出抑扬俯仰之势,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逆锋向左下顿挫;
稍停即向右转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