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doc

上传人:w8888u 2020/11/2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兴起,很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将该产业当作从事未来产业核心竞争的主导产业。而我国也紧跟世界发展步伐,对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重视。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加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此,主要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现状和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細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高校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038-02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一个生产领域,是商品生产与文化艺术设计的结合,其提倡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社会经济的支持,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随着该产业的兴起,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培养,以便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究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文化创意产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人才与普通劳动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是通过创造性劳动给社会带来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素质较高和能力较强的劳动者。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始终是第一资源,因此,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资源方面的支撑。就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来看,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设计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艺术设计人才不仅是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的专业人才,同时还是具备大量能力综合、素质综合、知识综合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1]。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基于人的创意经济增长模式,但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人才数量和质量上都出现了严重的缺口,且人才结构上也存在不平衡,这也是限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人才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核心,以脑力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但就目前文化创意人才梯队来看,这种高端综合性人才是非常稀缺的。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以培养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艺术设计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现如今,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是创新。因此,当代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文化创意创业的发展是以创意理念为核心,创意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保证。创意人才是以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发达国家创意人才辈出,文化创业行业发展迅速,这与他们的教育观念的实时更新和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在“求变求新”中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此来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艺术专业设计人才。
  二、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功的设计师都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灵感。不过就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来说,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课程设置上更多的受到国外教学体系的影响,在组织学生训练过程中缺乏和专业紧密的联系,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在作品设计中,往往过分追求国际化,不注重创新,从而使得作品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和风格。
  
  就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过于宽泛、缺乏对具体行业岗位针对性训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导致学生今后走出校园对于具体岗位工作要求不了解,不能很好地胜任相关工作,更加不能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需求[2]。另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评价方式过于落后,不能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真实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这对于学生专业水平和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