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doc

上传人:825790901 2016/4/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磁器口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北部嘉陵江畔, 距市中心 14 千米, 距沙坪坝区中心 3 千米。东临嘉陵江, 南接沙坪坝, 西界童家桥, 北临石井坡, 辖区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 1381 9 人。现保存下来历史街区包括清水溪、嘉陵江、凤凰溪和渝碚路所围合的区域,面积 32. 5 公顷, 街巷格局和自然环境风貌基本保存完整。其中磁正街、横街及黄桷坪巷的传统建筑保存完好。近年来,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自然环境逐渐遭到污染和破坏; 传统居住环境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日益突出; 传统建筑逐步老化损坏等问题。为加强该地区的保护, 促进其科学发展,开展了本次保护规划设计。一、规划构思 1 、整体性的保护思想——磁器口是重庆主城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是山城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规划中采取整体性保护方法, 将山地自然环境保护与历史人文环境保护相结合, 空间环境、历史建筑保护与地方文化传统保护相结合, 以完整的保护街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2 、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思想——有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在遵循原真性原则的同时, 将街区历史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造、居住及卫生条件改善相结合, 提出积极性的保护措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3 、可操作性的规划思想——注重保护政策、资金筹措、管理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将规划与实施管理相结合,提出可操作的保护方法,以保证保护规划能够有效地分期实施。二、保护原则与目标 1 、保护目标根据“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威尼斯宪章》以及“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的《华盛顿宪章》的精神, 以保护磁器口历史街区山地风貌及传统民居特色等物质要素为重点, 采取积极而审慎的保护措施,发扬山地建筑文化传统,焕发街区活力。 2 、保护原则立足现状,因地制宜,采取“整体控制、重点保护、统一协调”的原则。突出保护重点,合理确定控制区域,综合提高街区的历史、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三、空间布局 1 、保护区划分及保护要求——根据街区特色和保护要求划分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 对不同保护区内的建筑和环境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控制要求。在核心区内遵循原真性原则,采取“整旧如旧”的保护方式;建控区和协调区采取风貌协调的保护方式。 2 、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保护和延承街区的山水环境、立体空间结构及整体景观和风貌,体现巴渝城镇的地域文化特色。 3 、街区格局的保护——保护和延续树枝状的街区平面格局、多维复合的街巷空间,融物质环境与历史场所和民俗生活的保护于一体,展现街区传统风貌。 4 、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护具有浓郁山地特色的自由生长的建筑空间、质朴素雅的建筑形态,从形式、材料及色彩等方面提出建筑保护和更新的具体方法。四、保护方式要求按照整体控制、重点保护、统一协调的原则,将历史街区的保护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并确定相应的保护要求。 1 、核心保护区对核心区内的街巷空间与建筑以保护和维护为主, 不可随意拆建、新建, 对确需拆建新建的建筑必须符合保护规划的原则和审批程序,保证建筑整体风格的一致。核心区内新建筑, 其建筑形式、色彩和风格应与传统建筑相统一, 建筑体量不能过大, 细部构件和装饰构件均应采用仿传统的形式。建筑层数控制在 3 层以内(檐口高度不得高于 9米) ,局部可采用四层。应采用坡屋顶、小青瓦、大挑檐等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