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 次
1 总 则 3
2 绿道定义 4
绿道定义 4
绿道组成 4
3 绿道分级和分类 8
绿道分级 8
绿道分类 9
4绿道计划总体要求 10
10
10
设区市绿道网计划要求 11
县(市、区)绿道网计划要求 11
5绿道计划设计要求 12
绿道选线标准 12
绿廊 13
慢行道 15
驿站 18
标识 22
节点 23
1 总 则
本导则适适用于本省绿道计划设计工作。
本导则为本省绿道计划设计提供基础技术指导,各地可依据实际需要给予深化。
本导则由省住房和城镇建设厅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表2-1 绿道组成要素表
系统代码
系统名称
要素代码
要素
备注
1
绿廊
1-1
绿廊
2
慢行道
2-1
步行道
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2-2
自行车道
2-3
综合慢行道
3
驿站
3-1
管理服务设施
包含游客服务中心、治安、信息咨询等
3-2
商业设施
包含售卖、餐饮等
3-3
休憩设施
包含休憩、露营、烧烤等
3-4
安全保障设施
包含医疗、紧抢救援设施等
3-5
环境卫生设施
包含垃圾箱、公共厕所、污水搜集和处理设施等
3-6
车辆服务设施
包含自行车租赁、停车场、车辆充电等
3-7
其它基础设施
包含照明、通讯、给排水、供电、燃气设施等
4
标识
4-1
信息标识
系统代码
系统名称
要素代码
要素
备注
4-2
指示标识
4-3
规章标识
4-4
安全警示标识
5
节点
5-1
自然景观节点
包含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其它自然景观。
5-2
文化景观节点
包含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及特色村落、大型文保单位、影视基地等。
5-3
休闲游憩节点
包含旅游度假区、专题公园、城市公园、农业观光园、农家乐等。
5-4
科普教育节点
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质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等。
5-5
地方特色节点
包含特色市场、特色购物中心、地方民俗节庆活动及场所,和各类地方特色项目。
2 绿道定义
绿道定义
,以自然人文景观和休闲设施为串联节点,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绿色开敞空间廊道系统。
、历史文化展示系统、健康生活活动系统、旅游网络支撑系统和城镇统筹连接系统。
绿道组成
,关键包含绿廊、慢行道、驿站、标识和节点五个部分。
、水体等组成含有一定宽度绿化景观生态廊道。
人工系统由慢行道、驿站、标识和节点等四个部分组成。
-1。
3 绿道分级和分类
绿道分级
,区分不相同级绿道功效和形象特征,联络不一样空间跨度区域,协调区域间绿道建设标准,绿道分为省级绿道、区域级绿道和县级绿道三个等级。
,串联本省关键中心城市和关键自然、人文及休闲资源,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风景游览体系构建含相关键影响绿道。
区域级绿道是指在设区市行政区域内连接两个及以上县(市、区),串联市域内关键自然、人文及休闲资源,对市域生态保护、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旅游网络组成含相关键影响绿道。区域级绿道是设区市级干线绿道。
,县(市、区)行政区域内,连接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关键自然和人文节点(包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人文遗址、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和人流量较大区域(居住小区、中心商业区、大型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绿道。
绿道分类
,分为城镇型绿道、乡野型绿道、山地型绿道三种类型。
,关键依靠和串联各类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供居民休闲、游憩、出行、健身等绿道。
,依靠林地、园地、湿地、水体、农田,连接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农业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