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肉联厂相关法律法规样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肉联厂相关法律法规样稿.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11/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肉联厂相关法律法规样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颁布机构]:中国商业部
[颁布时间]:
[实施时间]:
[效力属性]:有效
[法律正文]:
一、总 则
(一)为确保出口肉类产品卫生质量,提升中,以适应国际贸易发展和对外交往需要,特制订本要求。
(二)依据《中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相关要求,同时参考肉类出口国家对屠宰场相关要求,结合中国目前肉类加工和卫生设施情况实际,确定改造关键是卫生设施、兽医检验和屠宰加工工艺等方面。
(三)本要求适用一九八三年国家确定进行技术改造杭州、青岛、掖县、扬州、无锡五个肉联厂和一九八四年确定进行技术改造八个肉联厂基础要求。
(四)屠宰工艺是对烫毛生产线而提出要求。
(五)自下达之日起试行,以前所发讨论稿和试行稿如和本要求有抵触,应以本要求为准。
二、厂区总平面布局
(一)厂区设计、喂养区、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分开。喂养、屠宰、分割、复制品、冷藏等车间位置须符合操作步骤,不应迂回运输。健猪和病猪、原料和成品、生肉和熟肉不得相互交叉污染。
污水处理设施应在距生产区和生活区有一定距离下风向。废弃化制间或动物性饲料间设置,应距生产区和生活区100米以外下风向处(新建厂对制药、化制、动物饲料等项目,不应在厂区内设置或应和生产区隔开)。
(二)厂区应分别设人员进出、成品出厂和活猪进厂大门(人员进出也可和成品出厂门同一位置而隔开使用)。必需把成品出厂门和运输粪便、废弃物、内脏、血毛污及其它带菌污物分开走向,不得在同一个门进出。
在活猪进厂处,应设有和门同宽,长3米、深度10~15厘米,能排放消毒液消毒池,方便出入车辆消毒。
(三)厂区内关键通道,应是水泥或沥青路面。空地应进行绿化,通道应清洁整齐。
(四)各区关键建筑设施:
(1)喂养区:包含卸猪台、车辆洗消场、检疫圈、病猪隔离圈、喂养圈、急宰间、饲料间等。
(2)生产区:包含待宰圈、屠宰车间、副产品清洗加工间、分割肉车间、复制品车间、炼油车间、血粉间、冷库、副产品发货冷却间、化验室等。
(3)生活区:(略)
三、厂区公共卫生
(一)要有充足生产用水,水质必需符合卫生部颁发《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生产区应设有热水供给系统。
排水要有完整不渗水和生产规模相适应下水道系统,并保持通畅,地面不能有积水。
(二)对厂区生产、生活污水,粪便无坏处理设施和厕所应用不渗水材料建筑。
厂区内不得有臭水坑等有碍卫生污物。厂内公用厕所,应含有水冲条件。在车间内厕所,不仅含有水冲设备,并要求有不用手开关洗手消毒设备,厕所和车间要和走廊相连,但厕所门不能直接对着生产工作场所(厕所便器,100人以下,每20~25人设一个;100人以上,每增加35人增设一个)。
(三)喂养、屠宰、分割肉等关键生产车间,必需设有相适应通风良好工人休息室、更衣室。喂养、分割肉车间应有淋浴室。地面和墙裙应便于清洗和排水,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淋浴器通常每10个人设一个,50人以上,每增20人增设一个)。更衣柜应合乎卫生标准要求,一人一个,鞋、帽和工作服要分格存放(衣柜大小宜于50×40×150厘米)。
四、喂养车间
(一)据中国商品猪特点,应做到计划收购,均衡屠宰。进厂活猪应按四部《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要求加强宰前检验,并按产地分圈观察或喂养,卸猪后,在宰前应有合适饮水、休息时间。喂养圈应分圈设有自来水管道饮水装置。
(二)从卸猪台到过磅之间应有一定距离,方便检验,病猪隔离圈应设在卸猪台和过磅之间。病猪隔离圈和健猪圈之间应有一定距离。
卸猪台近处,应设有一定坡度车辆清洗消毒场地和污水排放沟。
(三)圈舍地面、墙裙应用不渗水材料建筑,地面应有一定坡度,方便清洗消毒,下水道系统应通畅。圈舍周围应有粪便集中储存设施,并应立即清除。
(四)急宰间建筑卫生设施,应考虑以不扩散疫病、易于清洗消毒为标准。病猪运输应备有不渗水密闭专用运输工具,车间进出口处应有消毒池,排出污水应加入消毒药品处理。
(五)设有兽医卫生工作室和消毒药品储存间。
五、屠宰车间
(一)屠宰车间应分为非清洁区(即麻电、放血、烫毛、刮毛)和清洁区(即剖腹、胴体加工、整理、检验)在待宰圈应设有冲洗猪体淋浴设备,猪体要冲洗洁净才能麻电。放血后,还应设置立式洗猪机,再次洗刷。
(二)麻电电压应控制在70~90伏之间,电流强度应为0.5~1.0安培,时间3~5秒钟。生产自动线流速每分钟不超出8头,一猪一钩,不得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