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房中补益(孙思邈)
(唐)孙思邈 撰
(一)论曰:人生四十已下,多有放恣;四十已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所以彭祖曰:“以人疗人,真得其真。”故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
(二)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夕御十人,闭固为谨,此房中之术毕也。【兼之药饵四肘时勿绝,则气力百倍而智慧日新。然此方之作也,】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非苟欲强身,以行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遣疾也。此房中之微旨也。
(三)是以人年四十以下即服房中之药者,皆所以速祸,慎之慎之!故年未满四十者,不足和论房中之事。欲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耗丧。不过六个月,精髓枯竭,惟向死近,少年极须慎之!人年四十已上,常固精养气而不耗,能够不老。又饵云母,足以愈疾延年。人年四十已上,勿服泻药,常饵补药,大佳。划分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而俗人以一女伐命,知和不知,岂不远矣?其知道者,御女苦不多耳。
(四)凡妇人,无须须有颜色妍丽,但得少年,未经生乳,多肌肉,益也。若足财力,选择细发,目睛黑白分明,体柔骨软,肌肤细滑,言语声音和调,四肢骨节皆欲足肉而骨不大,其体及腋皆不欲有毫,有毫当软细不可极于相者;但蓬头蝇面,槌顶结喉,雄声大口,高鼻麦齿,目睛浑浊,口颔有毫,骨节高大,发黄少肉,阴毫多而且强,又生逆毫,此相不可,皆贼命损寿也。
(五)凡御女之道,不欲令气未感动、阳气微弱即以交合。必需先渐渐调和,使神和意感,良久乃可令得阴气。阴气推之,须臾自强,所谓“弱而内迎,坚急出之”,进退欲令疏迟,情动而止,不可高自投掷,颠倒五脏,伤绝精脉,生致百病。但数交而慎密者,诸病皆愈,年寿日益,去仙不远矣。
(六)无须九一三五之数也,能百接而不施泻者,长生矣。若御女多者,可采气。采气之道,但深接勿动,便良久气上面热,以口相当,引取女气而吞之。可疏疏进退,意动便止,缓息瞑目,偃卧道引,身体更强。可复御她女也,数数易之则得益多。人常御一女,阴气转弱,为益亦少。阳道法火,阴家法水,水能制火,阴亦消阳,久用不止,阴气逾阳,阳则转损,所得不补所失。但能御十二女而不复施泻者,令人不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自固者,年万岁矣。
(七)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思!不可不慎!数交而一泻,精气随长,不能使人虚也。若不数交,交而即泻,则不得益。泻之,精气自然生长,但迟微,不如数交接不泻之速也。
(八)凡人习交合之时,常以鼻多内气,口微吐气,自然益矣。交会毕,蒸热,是得气也。以菖蒲末三分、白梁粉传磨令燥,既使强盛,又湿疮不生也。
(九)凡欲施泻者,当闭口张目,闭气握固,两手左右上下,缩鼻取气,又缩下部及吸腹,小偃脊膂,急以左手中两指抑屏翳穴,长吐气,并琢齿千遍,则精上补脑,使人长生。若精妄出,则损神也。《仙经》曰:“令人长生不老,先和女戏,饮玉浆,玉浆,口中津也。使男女感动,以左手握持,思在丹田中有赤气,内黄外白,亦为日月,徘徊丹田中,俱入泥垣,两半合成一。因闭气深内,勿出入,但上下渐渐咽气,情动欲出,急退之。此非上土有智者不能行也。其丹田在脐下三寸。泥垣者,在头中,对两目直入内。思作日月,想合经三寸许,两半放形而一,谓日月相者也。虽出入,仍思念所作者勿废,佳也。”
(十)又曰:“男女俱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