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实践采访记录.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践采访记录.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11/28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践采访记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践纪实附件
附件一:一飞院(原603所)人力资源经理采访整理
问: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两年设计院的人才需求情况么?
答:2009级共招收160多名本科及研究生。其中招收生源的要求是本科生必须毕业于211或者985的30所工科院校,研究生的本科须毕业于211院校。
问:一飞院和其他院校之间是否存在人才委培方面的协议?
答:是的,设计院与北航,西工大及一些大学之间有协议。大学本科生也可以考取设计院的研究生,其中设计院的研究生可以更贴近的接近科研项目,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设计院与国外大学有密切联系,可以给研究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问:设计院所招收的学生是否有专业的限制?
答:主要招收飞行器设计,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控制,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人才,同时招收时有比例的限制。
问:我们想知道来设计院工作的大学生是否感到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呢?
答:是的,大学学****重在培养创造能力。
问:请问你们现在的设计师队伍的人才储备情况?
答:设计院现在的设计师平均年龄是30岁左右,因此我们拥有一支年轻,充满创新与智慧的队伍。我们对于每一名招收的员工都有精心的指导,每名学员都会配有专门的老员工教导入门。而这些老员工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师傅,不仅在工作,学****而且在生活方面给予新学员以关心和鼓励。
问:你们招聘时对于大学生的要求有哪些?
答: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学****与社会实践的双重能力,对于研究生招聘时重在看他的毕业课题是否有时效性,和我们所研究的内容是否相关。
问:请问研究所的未来规划是怎样的?
答:在5到10年内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设计院!
附录二:西飞集团讲座整理(新舟60研制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支线航空运输出现了长期低速的状况,就在此时,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一航西飞)的决策者们则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对未来市场的研判,一航西飞选准50到60座的机型,默默地进行着后来被称为“新舟60”飞机的研制工作。之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新千年的初春,新舟60飞上的中国的蓝天。
接着,西飞集团对“新舟”60实施了产业化改进专项工程,研制了“新舟”60-100新型客机。 “新舟”60-100在“新舟”60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航电系统实现了综合控制和综合显示。飞机总寿命大大提高,起落次数从15000次提高到30000~40000次,飞行小时从30000小时提高到36000~48000小时。换装了碳盘刹车系统,加装了空中防撞系统、语音警告系统、加快存储系统,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了5度襟翼,在高温高原限载情况下商载增加1吨,机场适应性进一步改善。开发了APU空中使用功能,单发升限提高了900米,达到4000米。空机重量减少了300公斤。扩大了检修间隔,降低了维护成本。通过改进,“新舟”60-100客机在性能上基本达到了当代先进支线飞机的水平。2000年6月22日,新舟60飞机取得中国民航总局(CAAC)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从此,新舟60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以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机型,为我国的航空史增添了华丽的一篇。
新舟60的发展过程:2000年8月12日,新舟60飞机交付首家用户;2004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