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6/4/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扛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物。 1919 年9 月、 11 月,李大钊在《新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成熟与深化,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文章一经发表, 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这篇文章在当下并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视。因此笔者在此将主要论述《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以唤醒人们对它的重视。一、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殊路径李大钊早在日本留学时就接触了早稻田大学具有社会主义进步思想的安部矶雄教授。但“安部矶雄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可以称作宗教社会主义, 其特点是注重从精神方面观察社会主义”。因而, 可以想象, 李大钊从他那儿不可能接受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及其人并为其深深吸引, 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他欢呼庶民的胜利后不久, 他得到了日本学者河上肇于 1919 年1 月创办的《社会问题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第一期上连载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起了李大钊浓厚的兴趣。随后便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潜心研究。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 一些引用的文字, 李大钊会标明“以上的译语译从河上肇教授”, 甚至开头部分与河上肇的一篇文章中的内容也很相近。可见李大钊在写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河上肇的文章及相关学者翻译的著作等。因此,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殊路径――日本先于俄国。以前我们往往认为早期的知识分子学****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以俄为师”。但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日本的近代文化对李大钊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李大钊不懂俄文,很少接触列宁的著作,直到 1924 年,他才开始撰写关于列宁和苏俄的文章。”所以, 通过对《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分析, 可以找到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源头, 只有这样才能对最初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二、体现了李大钊的理性精神和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意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题目首先突出的是“我”。“我”字体现了李大钊的主体意识和“反奴性的理性精神”。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导致近代中国人的奴性十足, 主体意识非常薄弱。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 五四运动的爆发则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反奴性的理性精神。学术界有学者认为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对河上肇著作的“二次翻译”。但通过对文章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在写作的过程中, 李大钊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河上肇的文章。“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参考文献远非全河上肇一家, 其背后有着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作为支撑。”这一现象也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在接受学****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并非仅局限于日本一个国家,还关注着俄国的十月革命以及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 并从中吸取经验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这种吸纳国外先进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意识对今天我们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三、展露了李大钊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设想李大钊首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初步的提示。“李大钊指出:马克思主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