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不含税收入个人所得税有简单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是现行税制中的主要税种之一,它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现实工作中征税的个人所得有 11 项,而且各类所得的计算税率以及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对于含税的个人所得比效简单,可以直接利用: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或者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就可以计算出个人所得税。但是如果是不含税收入, 计算起来就比较复杂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会遇到两种应税所得, 一是工资、薪金中税款由雇主全额负担或者部分负担的应税所得; 二是劳务报酬中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应税所得。这两种应税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都有既定的公式: 一、工资、薪金: 1、雇主全额为雇员负担税款。一般是将雇员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 再计算应代付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①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 ÷(1 -税率) 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雇主为雇员定率负担部分税款,这种形式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雇主为其雇员定额负担部分税款。这种情况的计算比较简单,即应纳税额=(雇员取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 ×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第二种:雇主为其雇员定率负担部分税款。计算公式为:①应纳税所得额=( 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 负担比例) ÷(1 -税率× 负担比例) 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二、劳务报酬同样的道理,如果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代付税款,也应当将支付给纳税人的不含税支付额(或称纳税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 换算为应纳税所得, 然后按规定计算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款。计算公式为: 1 、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 3360 元的: ①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 800 )÷(1 -税率) ②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2 、不含税收入额超过 3360 元的: ①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 20% )]÷[1 -税率×(1- 20% )] 或者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 ×(1- 20% )] ÷ 当级换算系数②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以上看来这样计算比较复杂,而且记忆起来也比较困难有没有比以上既定的公式简单一些的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如果对以上的公式通过推算, 就不难得出以下简单的算式来进行这一类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 1、雇主全额为雇员负担税款: 应纳税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 × 税率-速算扣除数] ÷ (1-税率) 例: 境内某公司代雇员( 中国公民) 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 年2 月支付给陈某的不含税工资为 4000 元人民币。计算该公司为陈某代付的个人所得税。⑴按一般公式计算: ①应纳税所得额=( 4000 - 1600 - 125 )÷(1- 15% ) =( 元) ②应纳税额= × 15% - 125=( 元) ⑵按推算后的算式计算: [( 4000 - 1600 )× 15% - 125] ÷(1- 15% ) =( 元) 2 、雇主定率为雇员负担部分税款: 应纳税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 × 税率-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