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构筑闭环管理模式建设本质安全矿井.doc

格式:doc   大小:248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构筑闭环管理模式建设本质安全矿井.doc

上传人:gumumeiying 2020/11/30 文件大小:2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构筑闭环管理模式建设本质安全矿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构筑闭环管理模式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二〇〇六年八月
目 录
前言…………………………………………………………(3)
一、闭环管理提出的背景与依据…………………………(5)
(一)安全生产的构成要素分析……………………(5)
(二)鄂庄煤矿开采现状及闭环管理的提出………(5)
二、闭环管理操作系统……………………………………(7)
(一)安全文化系统…………………………………(8)
(二)安全标准系统…………………………………(12)
(三)安全执行系统…………………………………(17)
(四)安全监察系统…………………………………(22)
(五)应急救援系统…………………………………(24)
(六)工伤保险系统…………………………………(27)
三、闭环管理实施效果……………………………………(29)
(一)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持续延伸…………………(29)
(二)确保煤炭主业持续稳定………………………(29)
(三)确保员工收益持续提高………………………(30)
(四)确保非煤经济持续发展………………………(30)
(五)确保了企业品牌持续提升……………………(31)
四、认识与思考……………………………………………(31)
(一)抓安全要有思维的广度………………………(32)
(二)抓安全要有管理的深度………………………(32)
(三)抓安全要有管控的力度………………………(33)
(四)抓安全要有不懈的持久度……………………(33)
前  言
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是一座年产原煤100多万吨的现代化矿井,位于齐鲁腹地,汶河之滨,南临古都圣地曲阜,北靠五岳之尊泰山,距山东新兴工业城市莱芜市中心仅1公里之遥。矿井于1982年8月建成投产,井田面积1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2亿吨,可采储量4500万吨,矿井开采水平为—300 m水平和-530 m水平,目前有3个主力采煤队,12个掘进队,三套综采工作面、三套综掘工作面、三套螺旋钻机,干部职工6000余人,是煤炭系统首批命名的12个高产高效矿井之一。
多年来,随着采区开拓布局的不断调整、矿井的延深,,地处构造应力集中区,大小断层多且凌乱,埋深大且托夹矸开采,现场管理异常困难。另一采区315采区受底板水威胁严重,***异常区,被省局定为***,给运输、通防、顶板、机电等安全管理工作都带来了很大困难。从1982年到1992年十年间,鄂庄煤矿发生矿井伤亡事故15起,共造成了15名矿工不幸遇难。这些事故所导致的沉重灾难,给企业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如何避免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鄂庄煤矿历经三届领导班子的不懈探索与努力,特别是2001年以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及新矿集团一系列的指示精神和管理制度,坚决树立新矿集团“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发展观,加快推进“科技兴安
”、“管理强安”战略步伐,以落实安全生产五要素为操作平台,构建实施了安全闭环管理模式,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的新境界,形成了“事事有人管、管理靠闭环、闭环保安全”的安全生产新局面,截止到目前,矿井已顺利实现安全生产14周年、累计安全产煤1300多万吨,创出了全国同类矿井安全生产最好水平。2001年以来,鄂庄煤矿先后获得“国有重点煤矿部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煤炭工业现场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煤炭工业首批(12个)高产高效矿井”、“全国双十佳煤矿”、“山东省十佳煤矿”、“山东省安全程度评价3A级矿井”等30余项荣誉称号。
一、闭环管理提出的背景与依据
(一)安全生产的构成要素分析
我们知道: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构成事故的“三要素”。但是这三者中,物和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人却是最活跃的。人是操作物、改变环境的主体。因而“三要素”中人是主要因素。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管理,关键是管人;管住了人,就管住了主动权。同时,纵观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任何一个事故发生后,总能找到违反了哪个法、哪个规章、哪个条例。绝大部分都存在着管理松懈、劳动纪律松弛、安全责任心不强、安全责任制不落实、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整个安全系统的反馈力、控制力不强,管与不管、,无论制度多细、责任多明确,奖罚力度多大,责任制不落实,仍是废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