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路路政执法现在现实状况
执法程序中存在问题及成因
多年来,伴随《中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和交通部《路政管理要求》、《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要求》等公路交通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使路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公路建设步伐显著加紧,然而和公路建设相比,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却相对滞后,不少地方在认识上对公路路政管理还没有像公路建设那样重视。 
一、路政执法中存在问题
提起路政执法,不管是路产路权维护,还是执法环境,全部面临着太多困难和阻力。关键表现在:
1、公路违章现象增多。一是公路两侧建筑尚缺乏统一计划和有效管理,有不少地方任意在公路两侧红线内兴建各类建筑物等。公路两侧尤其是城镇结合路段违章建筑林立,展现公路街道化态势。二是侵占、挤占、毁坏公路现象严重,不少道路路面被任意占用,看成晒场、堆场、市场等,多种摊点以路为市应运而生,在相当多集镇地段干脆就搞起了马路市场。三是超限运输车辆日益增多,给公路造成了极大损坏,设计使用年限不到,就需进行修补和改建。
2、执法环境差。一是部分人心目中基础没有认识到公路保护概念,讲义务时,就说公路是公路部门,讲利用时,就说公路是当地,极少想到公路还需要珍惜,甚至放任、纵容公路晒场、街道化、违章等行为发生。二是相关部门配合不协调,国土、城建、工商等部门在各自审批范围内,常常和公路发生交叉,在包含利益冲突时,往往牺牲是公路利益。三是行政干预比较严重,在路政执法过程中,当事人经过多种渠道托人求情,干扰办案,有些地方实施地方保护主义,借口为招商引资企业排忧解难,经过行政手腕迫使公路部门放弃执法,成为实际上违法呵护者。
二、路政执法难原因
影响公路执法原因多且复杂,但最根本有二个,即:公路全部权属不清、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这两个方面问题不处理,公路执法难现象就难以完全克服。
1、公路用地权属不清。在公路建设时,因为征用土地包含巨额费用问题,很多负担征地任务地方政府,往往变通处理,并不办理正式土地征用手续,这就造成我们众多公路部门路产路权“虚置”。从法律上讲,我们对公路管理权几乎要大打问号。如我们严禁农民在边坡种植农作物,农民却因土地是她们村,而理直气壮向我们
“讨说法”。至于路边开挖填土、搭建,因为我们常常连最基础土地使用证书全部拿不出来,在法律上,本身就处于不利位置,要进行阻止,谈何轻易。我们总在说依法治路,但碰到这类情况,还得实施“人治”,请地方政府出面干预。当然,这种干预不会是无偿,是以我们其它方面妥协为代价。
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公路管理机构既属地方管理,又隶属上级业务部门,多头管理相互间关系难以协调。另外,公路管理机构名称也不规范,省一级好部分,基础全部叫公路管理局,而地、市以下名称则比较混乱,有称公路管理局或公路管理处,有称养护段,常让人不知所以然。不规范体制降低了行业管理工作运行效能,增加了系统“内耗”,也直接影响了公路部门行政执法能力和执法力度,人为制造了很多执法难问题。
三、加强路政执法对策
为了充足认识路政管理工作关键性和紧迫性,扎实有效地开展路政管理工作,不停提升公路路政管理水平,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
1、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文明服务意识。首先,各级路政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