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美国1930年关税法样稿.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国1930年关税法样稿.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0/12/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国1930年关税法样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国《1930年关税法》337条款调查和浙江企业(洪建政)
公布时间:-10-09
                       
  大家对国外政府针对中国原产和出口产品提议反倾销调查已经司空见惯。依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秘书处5月19日公布自1995年1月1日~12月31日世界贸易组织各组员反倾销立案统计数据,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方法最大受害国。1995年1月1日~12月31日,世界贸易组织各组员共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643起,而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立案数量高达411起,%。[2]  世界贸易组织各组员,不管是发达组员还是发展中组员,为了维护本身产业安全或是基于贸易保护主义考虑均无一例外地经过使用包含反倾销方法在内多种世贸组织规则所许可手段为产业安全提供保护。从1995年1月1日~12月31日间,世贸组织各组员国中提议反倾销调查立案数超出100起组员共8个,按立案数量排列分别为:印度、美国、欧盟、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巴西。其中,印度、美国和欧盟反倾销立案数量均超出了300起,位列三甲。
[3]
  美国除了对国外进口产品提议反倾销调查外,还大量提议《1930年关税法》337条款(19 . §1337)调查案(以下简称337条款调查案)。337条款调查案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似乎还是相当陌生,而实际上,针对中国企业337条款调查案却已是为数不少。从以下几例就可见一斑:
  7月底,美国LEVITON制造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交申请,要求对从中国进口“接地故障断路器(GFCIs)”及其相关产品进行337条款专利侵权调查,其中包含浙江乐清华美利电气,浙江乐清佳美电器和浙江乐清万盛电器(亚太开关厂)。
  7月20日,美国Sanford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交申请,指控12家企业对美国出口和在美国销售标识笔(Ink Marker)侵犯了其商标和包装设计,要求对上述企业提议337条款调查。中国4家企业被列为被诉企业,分别是:宁波贝发集团、浙江丽水莱刻制笔、浙江慈溪市恒宝制笔和浙江慈溪官城长江笔业。
  7月16日,美国Linear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交申请,指控一家美国企业销售稳压电路(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s)侵犯了其专利,要求提议337条款调查。在申请书中,Linear企业明确指出被告企业关键生产基地在中国浙江省。相关企业受到该337调查影响。
  7月2日,美国180s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交申请,指控9家企业对美出口在和美销售护耳用具(Ear Protection Devices)侵犯了其专利,要求对上述企业提议337条款调查,浙江宁波家电日用具进出口被列为被诉企业。
I、              美国《1930年关税法》337条款关键内容和处罚方法
  《1930年关税法》337条款(19 . §1337)要求:在进口货物贸易中,侵犯知识产权和不公平竞争做法是违法。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对违法行为展开调查并给予处罚和制裁。侵犯知识产权包含侵犯在美国已经登记有效且可实施专利权、商标权、版权或半导体芯片模板权。对于知识产权侵犯,起诉方无需证实有否受到损害,而只需要证实侵权事实存在。不公平竞争做法是指盗用、滥用和泄露商业秘密,虚假广告,违反反垄断法,多种商业侵权,甚至包含监狱囚犯产品或是童工产品等,而且这种不公平竞争做法将会威胁到或实质上将摧毁或是严重损害某种美国中国产业,或是将阻止该产业建立,或是限制或垄断了美国贸易和商业。对于不公平竞争做法调查,起诉方还应该提供证据证实威胁或是实质损害存在。337条款中相关产业是否存在和产业是否处于建立过程中要求是:在厂房和设备方面大量投资;劳动力或是资金大量投入,包含工程设计,研究和开发和特许经营等。
  从总体统计上看,绝大部分337条款调查案是围绕着知识产权侵犯而展开,关键是专利侵权和注册商标侵权调查。对于不公平竞争做法调查则极少。
  337条款要求处罚方法有以下三种:
  1.排除令(In rem Exclusion Orders)
  “337条款”最关键处罚方法就是排除令,即严禁货物进口到美国。这种排除令能够仅针对被诉方产品,也能够针对全部侵权产品,非当事方生产也不例外。此种处罚方法只对终裁后进口货物有效。假如进口商不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书面警告继续试图进口该产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能够公布命令,扣留并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