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项羽与刘邦性格之比较
材料一:观始皇出游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直率粗犷
城府很深
对比鲜明
1
可编辑ppt
材料二: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项羽的急躁、残暴与刘邦的老奸巨猾诡计多端对比鲜明。
2
可编辑ppt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 欲坑之。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项羽的暴戾和刘邦的宽厚
3
可编辑ppt
项羽的为人,《项羽本纪》里主要表现他急躁暴戾的一面,倒是在《高祖本纪》中通过高起、王陵之口说出“项羽仁而爱人”;又在《陈丞相世家》中,由陈平之口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这三个人都是刘邦部下,没有理由认为他们会当着主子的面故意赞美敌人,可见,项羽性格中有“仁”的一面。而他性格中“义”的一面,则表现在鸿门宴上对刘邦及其部下的态度。他也有“情”,他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对战马也充满了深情。
4
可编辑ppt
自我成败的认识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身陷绝境,仍执迷不悟,迷恋以武力来征服天下
5
可编辑ppt
刘邦的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韩信的评价:“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故曰其强易弱。”
刘邦知人善用,故得到江山;
项羽刚愎自用,故惨败敌手
6
可编辑ppt
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
自矜功伐,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
迷信武力,认为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
优柔寡断,错矢时机
刚愎自用,不善纳才
客观原因:
项羽的理想是复辟秦统一前诸侯贵族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开历史倒车).
7
可编辑ppt
性格决定命运
“楚汉相争”实为
项羽与刘邦的性格之争
8
可编辑ppt
项羽出身贵族世家,据他的敌人评价他,是个非常讲究贵族身份的人,对人高高在上却又彬彬有礼,他很会打仗,所以起家很快,他也只会打仗,所以败家也很快。
在进了咸阳后,杀子婴焚皇宫。他极爱屠城,他这样做多半是出于抖威风。
我的评价
9
可编辑ppt
拓展讨论
项羽这个人的个性有凶狠残暴、行事鲁莽的一面;并且作为一个王侯,他在政治上总是头脑简单,老犯典型的幼稚病,但为何世人大都违背“成王败寇”的准则而贬刘尊项?
10
可编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