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主要内容
1、病例介绍
2、上呼吸道的相关知识
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5、相关护理问题及措施
6、上呼吸道感染健康教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病例介绍
一般资料: 袁梓婷、女、22岁、汉族、未婚、在校大学生、2016年10月10日09时58分入院
主诉:咽痛,发热1月
现病史:患者1月前受凉后出现咽痛,伴有发热,℃,无咳嗽,咳痰、胸痛 、咯血、呼吸困难。自服“感冒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1周前就诊于我院本部,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并卡磺苄西林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咽痛,咽部不适。今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收住我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的下降。
既往史:平时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按计划免疫预防接种。
体格检查:℃ 脉搏:72次/分 呼吸:19次/分 血压:118/74mmHg,神情一般情况况可,全身皮肤及巩膜稍黄染,无皮疹,口唇无明显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右侧可见脓肿分泌物,颈静脉无怒张。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2次/分,率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肝脏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解剖生理
上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构成
鼻对吸入的气体有加温、湿化和净化作用,可将空气加温至37℃左右,并达到95%的相对湿度,使进入肺部的气体适合人体的需求。
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路,吞咽时会厌软骨将喉关闭,对防止食物及口腔分泌物误入呼吸道起重要的作用。
喉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等构成,环甲膜连接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是喉梗阻是进行环甲膜穿刺的部位。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定义: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病因及病理
【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其中主要包括鼻病毒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病等,细菌感染约占20% ~30%,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发生,病原菌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尔见革兰阴性杆菌。接触病原体是否发病,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的易感性,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
【病理】鼻腔及咽粘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渗出。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一、普通感昌(common cold)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临床表现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急性喉炎,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格检查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临床表现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临床表现
四、急性咽结膜炎 多由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通过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临床表现
五、细菌性咽 – 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