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高职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李娟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工程系江苏常州 213011)
摘要:主要针对单片机原理课程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和单片机相关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单片机的应用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原理》课程在高职院校中作为电气工程的专业课开设,笔者在长期从事本课程的教学中积累了相关的经验,现就本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一、教学形式
以前高职单片机课的教学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单片机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单片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单片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以前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直观的演示,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造成老师在讲台上大讲,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效果非常不明显。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有了同步的演示,对单片机的原理和结构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在教学中实现了师生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单片机教学效果好与坏的关键。通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知识迁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最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必须做到语言上通俗易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选用合适的教材
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由于高职学校发展的时间不长,而高职的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市面上适合高职高专的教材非常少,选择余地不大。在教学中,单片机原理基础课程应选择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特点的教材。
2、实用的教学内容
在内容上以实用性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有关单片机的应用给与具体性的分析原理。如:道路上十字路口的交通灯的信号控制用单片机来实现是如何操作的。对于实践环节方面应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该部分知识点。
3、教学的组织实施
教学的实施以实例教学为模式,在课本的开头就给出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使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可视化”的实例中对学习目标有一个整体认识,明白学习这些知识能做什么,大概需要哪些知识。随后,然后贯穿全书,以实例为主介绍相关的知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学生所欢迎,也更容易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4、培养自学能力
单片机技术发展迅速,单片机知识更新加快。因此,一个人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