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第一章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秦文学批评.ppt

格式:ppt   大小:585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章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秦文学批评.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0/12/10 文件大小:5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章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秦文学批评.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秦文学批评
第一章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秦文学批评第一章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秦文学批评一、先秦的文学批评 课时编号:02
一、先秦的文学批评
课时编号:02
第一节 概述
先秦时期,文学依附经、史、子,还没有独立出来。纯文学作品,只有《诗经》和《楚辞》。文学观念尚未形成,所谓的文学批评只是零星片段地孕育在五经之中。
孔子后,文学观念有所发展,涉及到对《诗经》的评价、对“言”的看法等。
老庄、墨子、韩非子的哲学思想,对文学理论的发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节 五经与文论
一、五经与文学
五经为各体之源。
诗:赋、颂、歌、赞
书:诏、策、教、令
礼:铭、诔、箴、祝
易:论、说、辞、序
春秋:纪、传、盟、檄
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记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宗经》
二、五经与文论
诗:美刺说
书:诗言志
礼:
易:言有物、言有序
春秋:
《左传》:三不朽、季札观乐
1、美刺说:在《诗经》的少数篇章中,有些作者写到了自己写诗的目的和态度。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表达了朴素的认识。美,是对人和事的肯定和赞美;刺,是对人和事的否定和批评。美刺说虽然到汉代才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但它的萌芽和成长时期却是在先秦。因此,诗歌的美刺作用,最早认识到的是诗人自己。
例1;《魏风葛屦》: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褊,本义指衣服狭小,引申为狭隘。褊心,心胸狭隘。译为:因为她这样心胸狭窄,所以我写这首诗讥刺她。
例2:《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家父,又作嘉父,周大夫,此诗作者。诵,诗。究,追究。王,周王。讻,祸乱。译文:家父作了这首诗,用来揭发周王的祸乱。
以上两例作者写诗的目的是刺。
例3:《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译文:吉甫(我)作了这篇颂,诗意深切很出色,清风化育非常好,赠诗增美了申伯。
这是一首颂诗,赞美诗。作者写诗的目的,是为了赞美申伯的美好品德。
305篇中,有11篇作者已经谈到了写诗的目的,其中8例为讽,3例为颂。
2、诗言志——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载有舜对他的臣子夔所说的关于音乐(实为诗乐舞)的一段话:

夔!命汝典乐,教胃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诗乐的教化功能;诗歌的言志特点;诗乐舞三位一体。

《尧典》多出于传闻,所记虞舜的话不是十分可靠;但《尧典》系周史官所记,“诗言志”至少反映了周人的文艺观。朱自清作《诗言志辨》,认为“诗言志”是中国诗论开山的纲领。影响深远。

《庄子·天下》载:“诗以道志。”《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班固《汉书·艺文志》:“《书》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诗言志”,强调了诗歌与政治的关系。

诗缘情则强调诗歌与自然的关系。
3、三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德、功、言并立,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言的重视。
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刘勰《序志》: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诸子》: 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太上立德,其次立言。百姓之群居,苦纷杂而莫显;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唯英才特达,则炳曜垂文,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焉。
思考题
1、基本概念
美刺说、赋诗言志、季札观乐、诗言志、三不朽
2、谈谈你对“五经为各体之源”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