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
《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
时间
班级
开课人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
。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2
.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2
.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难
点
2
.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学互动内容
设计意图
一、导
入新课
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导入
二、及朦胧诗的解说
三、学习新课
(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2
、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3
、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2
、怎样理解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3
寂寞地燃烧”
是什么意思?
4、
这首诗中有几
处出现了“星星”这一形象?它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
诗人用
柔软得像一片湖”
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
鸟落满枝头”
与“
星星落满天空”
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与“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
2、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理解课文内容.
合作学习,透过诗歌意象,结合自己的体会,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结合自己对这首诗的学习,进一步
理解朦胧诗派的语言特色.
教学互动内容
设计意图
胧
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诗人为什么用“
闪闪烁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