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勤勉不倦教书呕心沥血育人
●顾红松
一、从教经历
1996年7月,我从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经过试讲、面试等层层筛选,有幸进入了江苏省盐城中学,成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
站在课堂上,孩子们的孜孜不倦和求知若渴,给了我巨大的压力,也给了我前行的动力,我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工作到很晚,查资料、备教案、做课件,总是尽自己所能给学生丰富、活泼、愉快的45分钟,看到学生们赞赏和渴求的眼神,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1998年一篇《来世还做孩子王》发表在盐阜大众报,表达了我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和决心。
90年代的盐城中学教师是高初中在一起,分组办公,有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唐慧、赵吉奎等资深老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克服了家务繁杂等许多困难,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为我树立了良好的师德榜样。还约红、范学林、范红军等老师常为一个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为完成一份试卷、讲义,真正到了不舍昼夜的程度。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我除了感到无比的温暖,更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团结进取的氛围,激励着我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懈奋斗。
1996年至今,我一直是既带文科班政治,又带会考班政治,周课时都在20节以上,还要出试卷、编学案,几乎放弃了全部休息时间,还主动承担了两个省级课题的研究,承担了中学生业余党校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任务。在本组同志的热心帮助下,在自己的奋发努力下,我在教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所带学生会考的过关率都是100%;2000年高考,所带班级的成绩在同类型班级中名列第一;2003年带的文科班本科达线54人,远超过平行班级。我以自己踏实的努力和出色的业绩赢得了领导、同事的信任和尊敬。
2003年,我服从学校安排,担任了盐中南校区第一届班主任,那时南校区刚刚起步,生活设施和环境建设还没有到位。我所带的班级学生整体素质较差,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管理,我几乎每天和学生吃住在一起,对学生管教管导,循循善诱,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2005年,我又回到了北校区,离家比较近,我更是每晚要等教室、宿舍熄灯后才回家,早晨学生还没起床就赶到校,真正做到了早出晚归,披星戴月,2006年我校高三创造了新辉煌,其中也凝聚着我的一份心血。2006-2009年,我带了五届毕业生,与学生结下了深厚感情,在学校组织的测评中,我的满意率是100%。
工作以来,我没有因工作忙碌放松对自己的业务要求,总时时刻刻给自己“充电”,虚心向组内乃至外校富有经验的老师求教,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进校后不久就先后获得了“新秀杯”教学竞赛二等奖、“五四杯”教学竞赛一等奖。2003年8月获得盐城市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2004年9月获得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课优秀课评比获二等奖;2005年9月为市高中政治学课组会议开设示范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受到同行的一致认可;2002年、2004年两次承担学校面向市内外的大型公开课,受到广泛好评。先后被团市委、市教育局评为“青年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被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2007年12月被评为盐城市第六批教学能手,2008年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完成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二、主要研究成果
。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表在《思想政治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