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安溪八中2012-2013学年高一年3月份质量检测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溪八中2012-2013学年高一年3月份质量检测资料.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6/4/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溪八中2012-2013学年高一年3月份质量检测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溪八中 2012-2013 学年高一年 3 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命题人:陈炳贵 13-3-18 一、填空与选择( 15分) 1. 补写名句名篇及填空(一小题 1 分,共 11分) (1 )沧海月明珠有泪, ________________ 。此情可待成追忆, ________________ 。(2 )同是天涯沦落人, _________________ !(3 )东船西舫悄无言, __________________ 。(4 )剑阁峥嵘而崔嵬,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5 )连峰去天不盈尺, 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 ,塞上风云接地阴。(7) 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8 )曲终收拨当心画, 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 , 不尽长江滚滚来。 2. 课内知识考查(一小题 2 分,共 4分)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④整顿衣裳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故⑥我从去年辞帝京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④⑤⑥(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白与杜甫齐名, 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 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3—6题( 12分) 苏轼生十年, 父洵游学四方, 母程氏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 慨然太息, 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知徐州。河决曹村, 泛于梁山泊, 城将败, 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 民皆动摇, 吾谁与守? 吾在是, 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过金陵, 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 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 连年不解, 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 “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仁宗初读轼、辙制策, 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 宫中读之, 膳进忘食, 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3 .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比冠,博通经史。比:等到 B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诣:下令 C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庐:建房 D .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狱:刑罚 4.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 )( 2 分) 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③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④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 B. 苏轼写信给欧阳修, 欧阳修看到信后, 说他自己应该避开, 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 .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 D .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6.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3 分) (2) 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