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经济思想史课后题.doc

格式:doc   大小:112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思想史课后题.doc

上传人:xnzct26 2020/12/11 文件大小:1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思想史课后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
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
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再进而过渡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
3、古代罗马在农学上有哪些贡献?
在古代罗马,出现了一批奴隶主阶级思想家论述农业的著作,这些著作记述了农业经营的各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农业中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
克优斯·加图(公元前235—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他当过罗马的元老。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加图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玛尔库斯·铁伦提乌斯·瓦罗(公元前116—前28)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被称为古罗马第三大人物,与西赛罗和维吉尔并列。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认为,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比加图更注重维护自然经济。
珂鲁麦拉(1世纪中期)是古代罗马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12卷)。珂鲁麦拉对农业经济很有研究,他的著作汇集了当时广泛的农业知识。作为奴隶主阶级思想家,他已看到奴隶劳动不能使土地得到很好利用,因此,他一方面劝告奴隶主要改变对奴隶的态度,注意使奴隶对劳动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他提出把农业交给隶农经营的主张,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这反映了罗马社会内部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和发展。
4、评述“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他说,我知道有这样的人,当他购买抄本时,看见卖主不知抄本的价值,而他却自然而然地给卖主以公平价格。他的公平价格思想后来为中世纪教会作家所继承和发展。
阿奎那接受了马格努关于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确定商品的“公平价格”时,他提出要考虑成本,而同时又把买卖双方对商品的主观评价、需求情况、风险等作为“公平价格”的因素,还提出售价应照顾出售者的身份和生产水平。
5、简述奥雷斯姆和莫利诺斯的主要经济思想。
尼科尔·奥雷斯姆(1320—1382)是14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教士之一,他在1360年前后写了《论货币的最初发明》,这本书被认为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货币的著作。在书中,他分析了货币的起源、性质及规律。他认为,货币是为解决交换中存在的困难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能直接适应人类生活的需要,而是用以交换自然财富的人为手段。供铸造货币的材料不应使用合金。货币应统一并加盖印记。他认识到金币与银币之间有一确定的交换比率,这种比率也会有变化。他还意识到货币具有自身的稳定价值,由此他提出了反对任意贬损货币的思想。
卡罗律斯·莫利诺斯(1500—1566)是法国法理学家。他的经济思想集中反映在《论契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