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务干部应知应会●综合类● 1. 党的建设包括: 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 2. 作风建设包括: 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3. 五好干部: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4. 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5.“四好”班子: 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 6.“五好”党委: 一是领导班子好, 二是党员队伍好, 三是工作机制好,四是发展业绩好,五是群众反映好。 7. 七项规定: 严格“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谈心谈话制度、严格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格基层党务公开制度、严格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严格坚持分类指导原则。 8.“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党委、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一课:党课。①党委、支部党员大会: 一般每季度召开 1 次或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②支委会: 一般每个月召开 1 次或依需要随时召开。③党小组会: 一般每个月召开 1-2 次或依需要随时召开。④党课: 每季度组织 1 次,其中总支(支部)书记每年至少讲 1 次。 9.“走基层”四本台账: 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产业发展台账 10. “五型”机关: 学习型、干事型、服务型、廉洁型、创新型。 11. “三项制度”: 党组织书记向上级报告党建工作制度、班子成员向本级报告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度、乡镇、部门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联述联评联考制度。 12. “三联”制度: 各级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农村党建● 13. 阵地建设“ 1+6 ”标准: 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 14. 阵地建设室内“八有”标准: 有办公、会议或培训室桌椅,有规范的党旗,有村两委牌子,有档案、资料柜,有村务、党务公开栏及科普宣传栏, 有各类规章制度, 有电教或远程教育设备,有学习资料。 15. 后进村(社区)党组织: ①党组织软弱涣散,凝聚力、战斗力不强。②党务、村(居)务公开不及时,管理比较混乱。③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城市社区“三有一化”不达标。④矛盾问题比较突出, 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较多。⑤已由纪检、政法、民政、农业、信访等部门确定的“矛盾问题突出村( 社区)”、“财务管理混乱村( 社区)”、“村(居) 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 社区)”、“村(居) 委会换届选举重点难点村(社区) ”,也列入后进村(社区)党组织。 16. 农村“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四议”, 对涉及村里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要经村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 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作出决定;“两公开”, 实行村级重大事务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一监督”, 村里重大事项的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程要自觉接受党员、村民监督。 17. 五清理五整改: 清理建党情况,整改覆盖空白点;清理班子建设, 整改软弱涣散村; 清理活动阵地, 整改使用不规范问题; 清理集体经济, 整改收入空壳村; 清理资源投入, 整改投入不到位问题。 18. 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运行: 管理制度化、党务公开化、服务便民化、环境优美化。●社区党建● 19. 三有一化: 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 20. 五大体系: 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的社区组织体系、以社区服务中心为支撑的社区服务体系、以党内基层民主为带动的社区民主管理体系、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的社区维稳工作体系、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的社区党建考评体系。 21. 三强”社区党组织书记: 政治引领能力强、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强、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 22. “双报到”制度: 省委组织部提出,从 2012 年起, 全面推行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 推动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 23. 四站一中心: 志愿者工作站、老年人服务站、青少年学习站、文化体育活动站和综合服务中心。●非公企业党建● 24. 两新组织: 是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 25. 双基工程: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基本覆盖、党的工作基本保障。 26. “四向培养”机制: 把管理人员培养成党员,把生产能手培养成党员, 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 把党员培养为企业骨干。 27. 三心一推进活动: 在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开展“与党同心、与员工贴心、与组织齐心,推进企业健康发展”活动。 28.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 按照中组部要求, 从业人员 100 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或从业人员在 50至 99 人且营业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