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肇庆新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肇庆新区规划范围图
■ ■ ■
肇庆新区区域用地结构规划示意图
肇庆新区功能布局规划图
肇庆新区总体规划( 2012-203年0 )》
内容简介
一、规划范围
肇庆新区规划范围西起凤凰大道, 东临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 北 含鼎湖山 25 度坡以下山麓地,南临西江(含砚洲岛) ,规划总面积 115平方公里,涉及桂城街道、广利街道、凤凰镇、莲花镇和永安镇 五个行政辖区的部分区域。 考虑到与周边地区的协调, 规划还划定了 肇庆新区协调区, 总面积 585平方公里, 包括除肇庆新区外的鼎湖区 全境、四会市大沙镇和高要市蚬岗镇。 协调区在生态保护、 城乡建设、 产业发展和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构建等方面, 须与肇庆新区统筹安排和 协调管理。
二、规划期限
近期:201-2201年;中期:201 &202年;远期:202卜 2030
年。
三、发展定位
国家低碳绿色发展示范区。 以低碳、智慧、人本、包容为目标, 建立符合岭南区域特点、能够与国际接轨的低碳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统筹产业、人才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构建高效、便捷、低碳,生活、 服务和生产协同互动城市功能组团, 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推动 低碳发展,建设山清水秀、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低碳绿色
发展示范区。
珠三角健康宜居理想城市。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营造与生态环境
和文化资源相匹配、 山水城市特色鲜明、 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空间结构, 形成环境友好、资源集约、宜居宜业的建设风尚,打造岭南文化、广 府文化的重要展示基地, 展现现代岭南风貌的宜居城区, 构建珠三角
健康产业发展和养生旅游度假胜地。
肇庆市行政文化中心。 依托交通枢纽区、 中央商务区和行政中心
区等功能区,建设新的行政服务中心、 文化服务中心、教育医疗中心,
促进城市发展重心进一步东移, 强化与珠三角核心区的空间联系和经
济联系。统筹肇庆中心区联动发展,肇庆新区与老城区协调发展,与 鼎湖区一体发展,与肇庆高新区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庆新区起步区域市设计示餐
四、发展目标 探索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路径, 示范环境敏感地区低碳绿色发展 模式,大力推进创新合作,兼顾区域协调、社会公平,引领肇庆新型 城市化, 融入珠三角, 构建在国内新城新区中负有盛名的现代山水新 城。在新区发展总目标的指引下, 确立枢纽价值实现、 低碳绿色建设、 社会和谐发展三方面的分目标: 在枢纽价值实现方面, 创新经济增长 方式,构建价值高地;在低碳绿色建设方面,创新城市建设方式,承 担国家示范;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创新公共事务管理,保障社会民 生。
五、发展规模 至规划期末,肇庆新区人口规模预测约 7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
,占规划区面积的 %,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和其它
独立建设用地,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 , 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约 108平方米;其它独立建设用地 ,主要是独立于
城区之外的特色旅游发展用地。 非建设用地共 , 占规 划区面积的 %,包括水域和生态防护用地。
肇庆新区中轴设计示意图
六、协调区用地结构
肇庆新区及协调区总面积 70(平方公里,至规划期末,城市建设
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预留发展备用地约 35平方公里,保
留水域和其他非城市建设用地约 565平方公里。
肇庆新区及协调区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西江北岸, 连片分
布于坑口、桂城街道及肇庆新区。 规划期内引导大沙镇广佛肇城际线
站点周边地区、广茂铁路大沙站周边地区、沙浦镇区、蚬岗镇区集中
建设,预留发展备用地; 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以东地区主要作为战略 发展控制区,预留肇庆新港货运码头东扩及港后腹地
肇庆新区政文中心组团城市设计示意图
七、功能结构
总体形成东西向带形
遵循现状用地条件和山水城市的环境构建,
功能布局和六大功能板块。
肇庆新区中心板块。 为肇庆新区中心功能空间载体, 包括政文中
心、总部经济和会议休闲三大主体功能组团, 是肇庆市未来行政中心
所在地、文化、体育和城市公共生活中心,以及广佛肇中小企业总部 基地和重要的会奖商务旅游目的地。
站前商务板块。 肇庆新客站站前地区。集中开发商务楼宇,提供 中小企业前台服务基地, 是以物资信息交汇、 咨询为核心的生产性服 务中心,同时配套大型居住社区及综合商业配套服务
临港产业板块。 肇庆新港周边地区,依托南广高铁货港、拟建柳
肇铁路场站,以及珠外环高速,构建水铁 - 陆路联运枢纽,形成现代
化港区, 发展临港产业基地, 是肇庆新区启动新产业功能组织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