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范本(PPT 63页).ppt

格式:ppt   大小:2,153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范本(PPT 63页).ppt

上传人:静雨蓝梦 2020/12/13 文件大小:2.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范本(PPT 63页).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2
一、规范制定的历史沿革
二、主要内容及新旧规范对比
三、新规范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3
一、规范制定的历史沿革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全国储委1959年发布了我国第一个矿产储量分类规范《矿产储量暂行规范(总则)》;
1984年3月全国储委颁布了《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1993年制定了《岩金矿普查规范》;
1995年制定了《岩金矿地质祥查规范》。
4
一、规范制定的历史沿革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1962年11月冶金部、地质部联合发布了《铜矿储量分类规范(暂行)》,即铜矿的地质勘查规范;
1981年5月地质部、冶金部颁布了《铜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1983年9月地质部、冶金部颁布了《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镍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钼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5
1991年1月1日全国储委发布了《银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1995年地矿部发布了行业标准:
DZ/T0149-1995《银矿地质普查规范》
DZ/T0150-1995《银矿地质详查规范》
1997年,地矿部发布了DZ/T0174-1997《铜矿地质普查规范》。
本次修订是在上述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将铜、铅、锌、银、镍、钼六个矿种的普、祥、勘规范合并为一个规范。几经修改,于2001年3月形成了报批稿。国土资源部2002年12月17日发布了《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并于2003年3月1日实施。5
6
二、主要内容及新旧规范对比
1、勘查阶段划分
新规范不仅对勘探工作提出了有关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对详查、普查、预查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所以,称为“地质勘查规范”。
为了减少规范数量,新规范对矿产特征和勘查评价方法相近的矿种进行了合并。铜、铅、锌、银、镍、钼合并为一个规范。
7
二、主要内容及新旧规范对比
从预查→普查→详查→勘探:
①工作范围逐渐缩小,从面到点、由浅入深;
②工程投入逐渐增加,从极少量工程→数量有限的工程→比普查密的系统取样→加密各种采样工程;
③对矿体连续性的了解由预测→大致掌握→基本确定→肯定矿体的连续性。
8
9
10
2、预查阶段与普查阶段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对物、化探异常、矿(化)点的工作程度上。
预查阶段主要是对物、化探异常及矿(化)点进行以地表为主的评价工作,有可能发现矿体,也有可能未发现矿体。如果发现了矿体,应施工极少的工程对矿体进行大致了解。对贫富、经济价值作出大致的判断。如未发现矿体,也应指出下步找矿的方向。
普查阶段除对物、化探异常进行评价外,主要使用数量有限的工程对找到的矿体进行初步评价,相当于地表稀疏工程控制和1-3条剖面的深部工程控制。
因此,预查阶段主要是在远景区内寻找异常和矿(化)体,如果发现了矿体只作大致了解,为进一步勘查提供靶区、靶位;普查阶段大部分工作是对已知的及新发现的矿体作初步查明,并进行概略性技术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