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12/13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北镇高中高一语文组 赵丽娜
  教学目的
    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悼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3、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
      4、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高尚品格和马恩的伟大友谊。
    教学重点
    1、 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2、 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
    教学难点
    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把握全文结构,分析第一部分。
    一、导语
    由马恩的伟大友谊导入
    二、解题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
    三、演讲词
    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除具有议论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还讲究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性和鼓动性,语言的口语化,同时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本文是演讲词的一种——悼词。
    四、悼词
    我国古代称为“诔辞”“哀辞”“吊文”“祭文”等,现代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属于狭义的悼词。简介悼词的一般要求。
      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
      ,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者家属。
    五、听朗诵录音,整体感知,思考本文的段落划分。
    由学生发言,教师可提供一些选项并归纳。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叙其哀,交代马克思逝世时的情况;第2至第8段为第二部分,赞其功,评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影响;第9段为第三部分,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
    六、简要分析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指名朗读,思考问题:
    1、 这段文字表达恩格斯的什么感情?
    2、 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为什么连“三刻”也交代出来?
    3、 写马克思逝世,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
”,这是为什么?
    4、 “还不到两分钟”,“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用了什么修辞?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时的什么情景?
    5、 最后一部分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为什么用“将”?
    七、小结
    八、作业
    预习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第二部分
    一、导入
    “您喜爱的座右铭?”“思考一切”,这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这可以充分体现马克思的一贯性格——思考,因而有了文中一段的“停止思想”,正是他的善于思考,才有了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二、速读课文,师生研讨(以下问题仅作参考)
     1、马克思的伟大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