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doc.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doc.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4/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语文第 27 课《郭沫若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两首想象力丰富的现代诗歌, 意境优美。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去朗读, 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感情, 品味诗歌的语言, 体会诗歌的意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所以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本节教学内容。教学时数: 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请闭上眼睛想如果在群星璀璨的夜晚, 我们仰望天空, 你会想到什么? ( 学生想象后回答) 不错, 夜空带给我们许多神奇的传说, 夜空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 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二、整体感知: 1 、走近作者、作品,字词: (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学者。他的著作很多,有话剧《屈原》等, 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 1921-1923 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 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 黑暗如漆! 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 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 苦闷感伤, 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 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 1921 年 10月 24 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缥( piāo) 缈( miǎo)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 、学生试读并用铅笔标记节奏划分。与教师课件出示节奏划分对比同时听配乐范读。天上的街市远远的/ 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 点着/ 无数的/ 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 美丽的/ 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 没有的/ 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 织女, 定能够/ 骑着牛儿/ 来往。我想/ 他们/ 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 / 请看/ 那朵流星, 是他们/ 提着/ 灯笼/ 在走。 3 、学生根据节奏和范读情形,自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 注意朗读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4 、学生朗读展示。找出诗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或画面?街灯、明星、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三、合作探究(根据学生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 1 、你认为作者由街灯想到明星或由明星想到街灯合理吗? 示例:“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 星星点点, 时隐时现, 就自然联想到明星。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联想: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种联想具体表现出来。同理,作者看到“天上的明星”就自然联想街灯。这样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2 、作者的想象过程是怎样的? 明星到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