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每日学习计划安排表
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一学期以来学习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
时间,最大效率得提高习学效果尤为重要。以下是每日学习计划的合理安排。
(1)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 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学习。
(2)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 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3)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 对“抢记”和马上 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4)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 以利于再学习。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5)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 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6)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
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7) 晚饭后19点-22点:应根据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 语、数、
外等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我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和星期六、星期天的作息时间表
星期一到星期五
每天6: 00起床-7: 00到校-7 : 10-8 : 00复忆的东西—8: 00-11 : 40学习上课—中午午休 12: 20-13 : 00—下午13: 30-17 :
00学习上课—17: 00-17 : 30复忆的科目— 17: 30放学—
18: 15到家、吃晚饭—19: 00观看《新闻联播》—19: 30-22 : 00先复习后开始
做作业、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 22: 00休息。
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按排
早晨8: 00起床—8: 10早餐—8: 30-11: 00复习一周以来的学习内容— 11: 30 午餐—12: 00—13: 00午休—13: 00-16 : 00复习后做作业—16: 00休息—19: 00观看《新闻联播》— 20: 00复习—21: 00休息。
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 好。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张有弛, 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态去学习,才能考好! 做到以下几点:
一、 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好,不要急于求成,
要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会有成效的。
二、 解决好基础知识,正是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
三、 忌支离破碎,缺乏系统。应兼顾知识、能力、方法三个层次 。
四、 忌浮光掠影,只重皮毛。不能只重视知识的背诵,缺乏专题性反思,不知道
自己的涨分点在哪里。
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基础学习阶段。学校里每一个科目都在逐册逐章节地进行学习, 我们自己也应该和学校的教师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学习。要充分利用这四 个月,把每一科在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学习到, 应做到毫无遗漏。这个阶段,学地起”, 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才能在考中试取得好成绩;只有这 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学习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 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此时,不必学习得太晚,要赶快调整紧张
习学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
在学匀中,更重要的是从一点一滴做 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紧张的学 2
习过程中,每天可供我们自己利用的时间并不多,其中最长的一段时间大约就是 每天晚饭后至睡觉前的三个多小时时间。能否利用好这段时间,是学习成败的关 键。在这方面,不要在一个晚上把科目全复习到,这样做只会不分主次、自找麻 烦。试想,仅仅是不足四小时的短短的一段宝贵时间,怎么能经得起全科的轮番 轰炸呢?因此,在一个晚上专攻一门到两门,抓住重点,集中精力,以争取达到 较高的学习效率。每天晚上复习时,周一定为数学日,周二定为英语日,周三定 为语文日,周四定为历史、地理日,周五定为生物、政治日,每晚集中精力复习 一门功课,长期坚持,效果不错。
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
先完成最紧迫的学习任务,再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
学习尚未入门者,不必理会老师,只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
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用最快的时间看完与老师讲课相关的知识,做完老师布置 作业中简单题目和基本题目,其他东西不要理会。然后,赶紧开始执行自己的学 习计划。
学习处于中级阶段者,先完成老师要求的学习任务,再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