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班级管理及学生惩罚措施 充分利用好课前两分钟准备的时间, 结合“古诗词诵读” 进行古诗的背诵是一种很好的 “课前热身操”。小干部在前面领,大家一首接一首地背,你会发现声音渐渐变得整齐、响 亮,说明学生的心在慢慢地静下来了,原本的杂乱无章已经荡然无存,课堂变得井然有序, 愉悦悄悄地在每个人的心头荡漾开来。 然后, 教师再以眼神或手势示意个别好动的学生, 暗 示他(或她)坐坐端正,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改的春风吹进校园已有三个年头, 在这三年里新的教学理念在老师的头脑里深深地扎 了根, 旧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新课堂里, 以往主要的教育学生的方式——体 罚(包括“心罚”)已难觅踪迹,学生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了。但是, 学生毕竟还小, 还是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这时,教师采取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那 么,怎样的惩罚才是有效的,才能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接受呢?
我总结了一下,中学常用的惩罚大概有以下几种:
剥夺型惩罚 这类惩罚的特点是用暂时剥夺学生某些权利以示警戒,但这种剥夺是暂时的。
(1)取消发言权
譬如某学生发言过多、 侵占了他人的发言机会, 教师可以暂时禁止他发言, 让别人来说。 但是这种禁止不宜任意延长到下一节课,除非他连续犯同类错误。
(2)不准进教室
学生无故迟到, 可以罚他在门口等待几分钟。 但是第一, 一定要先询问迟到原因, 如果 他迟到确有特殊原因,并非过错,就可以不惩罚,但要向全班同学说明,以避偏向之嫌。第 二,时间一般不要超过 10 分钟,并以不影响听课为底线。
(3)请出教室
学生上课不但自己不听讲, 而且扰乱他人, 或者故意与讲课教师顶嘴, 致使课堂教学无 法正常进行, 可以请他离开教室。 有些学校硬性规定教师不准轰学生出教室, 这是行不通的。 但确实在很多情况下不必这样做。如:教师轰学生走,只为发泄一时情绪。又如:有些学生 是轰不动的,硬轰只会酿成事端。所以,对这个惩罚措施应进行专题研究,分成多种情况, 准备各种应对方案。笼统地说允许不允许没有意义。
( 4)回家取东西
学生多次忘记带作业、 学具等, 老师可以令他回家去取, 但是一定要问清学生住家远近、 有没有钥匙、路上有没有安全问题, 等等。对中学有些本来就喜欢逃学的孩子,用这招儿则 等于任其“信马由缰”。
( 5)放学不让回家 需要补写作业或者进行个别谈话时, 可以在放学时不让学生回家。 学生称受这种惩罚为 “挨留”。需要注意的是时间不可过长,而且要跟家长打个招呼,以免家长着急。一般不要 耽误孩子吃午饭或晚饭。同时,如果此法采用三次仍不见效,就要考虑更换其他方法。
(6)停课
学生犯了严重错误, 或者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冲突激烈, 确实需要暂时回避时,可以停 学生的课。 但最多有权停学生 3 天课,而且要报学校备案,再长一些应该经学校批准。 停课 必须事先通知家长。
(7)调换座位
调离原来的座位, 换一个靠前 (便于教师监督) 、靠后或单独的座位 (不易影响他人) , 这种惩罚方式也是必要的。此种惩罚的意图可以明确告诉本人,但是最好不要在全班宣布, 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还要注意的是, 新座位一定要保证他能正常学习, 即使他经常不注意 听讲。否则就有放弃之嫌,会激化学生及其家长与教师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