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中国梦的普适性论中国梦的普适性【摘要】自党新的一届领导集体上台之后, 中国梦也随之变得家喻户晓, 被世界人民所熟知。然而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去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和美国梦、欧洲梦有什么样的异同?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梦的内涵和由来, 来阐述中国梦在理念上和实践上的普适性。总的来说, 中国梦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来的, 适合中国的发展脚步, 但其所提出的先进的理念也同样适用于世界。【关键词】中国梦;复兴梦;普适性一、中国梦的由来 2012 年 11月 2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定义“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因为这个梦想, 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民族复兴是“中国梦”的实质与核心, 也是“中国梦”的多维指向的共同愿景。“中国梦”的提出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华夏文明绵绵延续了四五千年, 放眼整个世界华夏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文明,但是在近代也曾面临过被列强欺侮,随着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持续高速的增长, “中国梦”的提出不是偶然,而是近代以来长久被压迫的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呐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指出:”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认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侵略者开始凭借其船坚炮利来对我们进行经济上的掠夺, 政治上的压迫。中华儿女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打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但也未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屈辱地位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地。直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一步一步将列强赶出去, 在建国之后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强。自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天, 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激荡在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复兴的梦想在逐渐汇聚成一个强大的愿望直到“中国梦”的提出。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 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的提出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贯穿于历史与未来。它的提出是近代饱受列强屈辱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它的提出能够激发出全体中华儿女共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一起实现国家的富强。二、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内涵,它的提出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心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