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1年景观斑块定性和定量分析专项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7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景观斑块定性和定量分析专项研究.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0/12/14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景观斑块定性和定量分析专项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景观斑块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以大理双廊区域为例
投稿+我用户名
  摘要:以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结构模型:斑块-廊道-基质模型为研究理论依据。依据现场调研1:1000测绘地形图和研究区域相关历史环境资料对研究区域行进斑块类型划分,并对划分出各个斑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研究区域类不一样斑块之间稳定性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将对研究区域景观生态格局研究起到理论和数据支撑作用,并为当地城镇计划提供生态理论支持。
  关键词:景观斑块,定性,定量,研究
  1、引言
  在景观结构单元中,斑块-廊道-基质是关键组成部分,其中以斑块改变最为活跃。景观要素中斑块特征关键经过斑块大小或规模、斑块形状指数来反应。斑块规模反应了景观中环境资源特征,是干扰和群落更迭共同作用结果。景观斑块特征研究,对这一区域景观动态和生物多样性含有生态学意义。
  2、大理双廊区域自然概况
  双廊镇在大理市东北部,洱海东北岸,东靠宾川鸡足山,南接挖色镇,西临洱海,北连上关镇,在北纬25°41′-26°16′,东经99°32′-100°20′之间。县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976米,,最低海拔1550米。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无霜期275天,年日照2500小时,属低纬度高原型季风(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含有干湿季分明、光照充足、“四序恒温”、立体气候和区域性小气候显著等特点。年平均降水
,。镇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直接东靠鸡足山麓。
  3、基础资料和研究方法
  
  (1)双廊镇区1:1000测绘地形图
  (2)社会经济资料、自然地理资料、生态系统资料、及当地环境现实状况资料
  (3)现场实地勘察
  
  景观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已经提出了部分描述景观结构模型,其中以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模型最为著名。斑块、廊道、基质用来描述景观组成、结构、格局、功效及其动态改变,并将景观计划和管理业看做对这3类成份调整和控制(郭晋平、周志祥,20XX)。
  斑块起源关键原因包含环境异质性、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因为斑块本身性质、所处地形和所受到干扰不一样,形成了对比度不一样各个景观斑块,正因为有不一样特征、形状斑块和廊道,整个景观才含有了一个关键特征:异质性。斑块最大特点就是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匀质性。广义上,斑块能够是有生命和无生命;狭义了解则认为:斑块是指动物和植物群落。
  Forman依据不一样起源和成因将斑块类型分为: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余斑块和引进斑块四种类型斑块。
  4、结果和分析
  
  经过对双廊区域实地调查,依据不一样起源和成因,对双廊区域内斑块进行了分类:
  ⑴环境资源斑块:山体上部森林斑块
  因为自然环境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含有相对稳定性,环境资源斑块连续时间较长,即斑块寿命较长,周转率很低,斑块和本底之间生态交错区可能很宽,常形成逐步改变梯度。
  ⑵干扰斑块:灌木为主山体坡地
  干扰斑块形成和发展伴伴随群落演替过程。在干扰之前,斑块所处地段可能由比较稳定顶级群落占据,发生强烈干扰后,首先被先锋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