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教案.docx

格式:docx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教案.docx

上传人:511709291 2016/4/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教案时心悦第二课时: 神童骆宾王(一)导入:( 10min ) 1 、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记不记得自己学会的第一首诗是什么呀?有哪位同学想与我们分享一下? 【请 2-3 名学生回答】原来大家学会的第一首诗都这么高端呀, 老师还记得我是在幼儿园里学会第一首诗的,它的名字叫《咏鹅》。有哪位同学能到讲台上来, 把它默写在黑板上?我知道这个问题很简单, 那就当同学们帮老师找寻童年记忆啦。[ 请学生上台默写,并提醒学生写出作者] 可能聪明的同学们已经猜到了,我们今天的课的确与骆宾王有关。大家都知道, 骆宾王是真正的神童, 八岁就能作诗, 但是, 关于他成年以后的人生轨迹,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二) 讲解(30min) 对骆宾王的讲述, 我想从这三首诗和一篇文章说起, 第一首就是《咏鹅》,下面我想请同学到黑板上为大家抄写另外两首。. 咏鹅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⑺,南冠客思侵⑻。那堪玄鬓影⑼,来对白头吟⑽。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⑾。[1] 作品注释⑴“虽生意”两句: 东晋殷仲文, 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 叹曰:“此树婆娑, 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⑵“而听讼”两句: 传说周代召伯巡行, 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 就在甘棠( 即棠梨) 下断案, 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召伯, 即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名, 因封邑在召( 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⑶曩时:前时。⑷将:抑或。⑸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⑹缀诗:成诗。⑺西陆:指秋天。⑻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 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⑼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那堪:一本作“不堪”。⑽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⑾予心:我的心。[2-4] 作品译文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宋之问: 《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时。《淳祐临安志》说,在东晋咸和元年( 326 ), 印度僧人慧理, 看到这座山, 惊叹道:“此天竺国( 古印度) 灵鹫山之小岭, 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筹建了灵隐寺。“鹫岭郁岧峣, 龙宫锁寂寥”, 鹫岭, 即印度灵鹫山, 这里借指飞来峰。岧峣, 山势高峻貌;冠一“郁”字,见其高耸而又俱有葱茏之美。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借指灵隐寺。寂寥, 佛家以“清静”为本, 冠一“锁”字, 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这两句, 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词如己出; 先写山, 后写寺, 山寺相映生辉, 更见清嘉胜境。“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是诗中名句。入胜境而观佳处, 开人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