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退伍老兵事迹材料(五篇)
(篇一)
54年坚守初心和使命
**,男,1941年6月27日出生,汉族,退伍军人、中共党员,**市**区**镇**村村民。现龄79岁的退伍军人党员**,虽已两鬓斑白,却在人生暮年尽最大努力为**镇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默默无闻却又让人无比敬佩。
从军入伍,初心向党
**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区――**镇**村。**镇未划入**区之前,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属于原**县偏远的“西部五镇”之一,**村所以成为贫困村。**从小看到当地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情况,为了改变村民落后观念,她决定于1959年从军入伍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服役五年。在部队服役期间,她不怕苦、不怕累,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每一项训练和每一次任务。**在部队服役期间正式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的考验,于1966年4月1日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她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到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以后,她第一时间搜集资料,给身边的党员、人民群众宣讲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退伍军人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到处饰演着政策宣讲员,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宣讲党的好政策,传输党的好声音,她就是人民群众第一时间知晓党和国家好政策的“播音员”。
8年义务清扫,践行入党使命
**年,**村开始实施村村通建设。**村委会到**村交界处的通村路,全长公里。天天干完地里的农活,到该路段走走、看看,已成为**老人的例行“公事”。发觉哪里脏了,老人就会拿起扫帚进行清扫。“以前这条路是泥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说,尤其是在下雨天,因为地面低洼不平,积水严重,路面易打滑,不但影响村民出行,给过往车辆也带来极大不便。路面硬化后,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增多,路面保洁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这条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爱它,保护它,要随时保持清洁。”产生这么的念头后,**老人拿起扫帚,开始清扫起这条通村路。从该路段经过的车辆和行人隔三差五总能看见**扫路、护路的身影。除了义务扫路、护路,她还自费购置除草剂、喷雾设备扫帚等工具和农药,**不知扫坏了多少把扫帚、用坏了多少把铁铲。这一坚持,就是8年,她用行动践行了一名退伍军人的使命。
守烈士陵园,让烈士长眠
**区**镇烈士陵园在**镇**居贺家湾组,该陵园安葬着革命烈士艾尚功和红军无名烈士。
天天吃过早饭,**老人放下手中的碗筷带上扫帚和修枝剪急急忙忙地赶往**镇**居贺家湾组烈士陵园清理杂草和修枝剪叶。在她的精心打理下,烈士陵园内洁净整齐,无一杂草。**老人天天全部反复着这么的生活,而那条往返于家、烈士陵园的路,她天天要走几趟,只要一闲下来,她总会到烈士陵园内转上一圈。几十年如一日,这名退伍军人**,一直陪同着烈士陵园内的英雄们,为她们守护陵园,让烈士在**居长眠。同时,**还广泛搜集和烈士相关的史书和查询相关资料,平时她还把当地群众和学生召集起来,宣传英雄们的感人事迹,教育和启发下一代要珍爱和平,崇敬英烈,讲好红色小说,传输英烈好声音。
专心用情义务巡河,只为河水清澈透明
**区**镇**村脱贫攻坚战打得热火朝天,退伍军人**说,脱贫攻坚战是带感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真正率领人民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不过,乡村振兴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和祖国伟大复兴的关键。然而,**看着孕育着**镇**村的下坝河流内漂浮着的白色垃圾,心中无比揪心。现在正在施工的全市关键工程――下坝水库,已进入关键时期,假如下坝河被污染,意味着污染会愈加严重。退伍军人党员**主动请战,号召**镇**村的党员和人民群众组成志愿者队伍,主动参与义务巡河并清扫河流沿岸垃圾。在退伍军人党员**的号召下,当地的很多群众全部主动参加到巡河行动中。同时,退伍军人党员**还数次到农户家中宣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和政策,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军人本色,在**镇米良村,听到她的小说,全部会为她的义举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身边和心中的“活雷锋”。
(篇二)
**,男,**县**镇**村人,64岁,中共党员,1975年应征入伍,1979年退伍,现任**县**果木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勤奋好学的她,在部队数次受到嘉奖,1989年被**县组织部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年取得县科技奖,**年、**年前后被县政府评为优秀单位。
一、因地制宜谋发展,砥砺奋进攻克难
1979年3月她脱下军装换上衣装,因为个人素质高、思想观念新、致富点子多、带富本事强、有一颗热忱的公益心,1979年在村委会换届中,她被选为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后,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