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普洱茶普洱茶?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以优良品种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之声誉。?包括两个系列: ?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普洱茶?拉丁名 Camellia sinensis (Mast.) Kitamura ?中文名普洱茶(野茶树) ?拉丁科名 Theaceae ?中文科名山茶科?保护级别 2 简介?产地?历史?形态特性?生活习性?保护价值?保护措施?普洱茶的分类?普洱茶的加工?如何选购普洱茶?普洱茶的功能产地?野茶树(包括栽培型野茶树)又名普洱茶,在云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稀有种。?主要产云南勐海、勐腊、思茅、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西双版纳。?其次是贵州盘县、榕江,广西扶绥、昭平,福建南靖,广东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生于海拔 1 200-1 400 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历史?普洱茶以其集散地与原产地的普洱县命名, 唐朝时普洱名为步日, 属银生节度(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 , 银生茶是为普洱茶的前身, 元朝时称之为普茶, 明万历年才定名为普洱茶, 极盛时期是在清朝, 《普洱府志》记载: “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历史?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原料生产地, 普洱与思茅成为加工和集散中心,明朝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六条茶马古道, 将普洱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 甚至欧洲。历史?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97 年)以后,法国、英国先后在思茅设立海关,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远销,普洱茶马古道随兴旺,现今还有思茅卡房高酒房茶马古道, 米宽, 断续数公里:有思茅三冢村外茶马古道、那柯里茶马古道,断续 30 公里;普洱茶庵塘茶马古道,残存 公里,石上马蹄印, 记录下了当年运茶马帮的历史。形态特性?常绿乔木或灌木,高 5一 13 (- 20 )米,主干直径可达 1米以上;幼枝和幼叶被细柔毛。?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 4一8(一 12 )厘米,宽 一 厘米,先端钝尖,有时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 3一7毫米。?花单生或 2-4组成腋生聚伞花序,白色,直径 一 厘米,有香气, 花梗长 6一 10 毫米,下弯;萼片 5(- 6),圆形,果时宿存;花瓣 7 一8(一 9),宽倒卵形或圆形;雄蕊多数,外轮花丝合生成短管;子房3室,外面被毛,花柱顶端 3裂。?蒴果圆球形或扁球形,直径约 25 厘米,果皮革质;种子 1或2,近球形, 微有棱角,直径约 一 厘米,淡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