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UR-P术前应用非那雄胺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探究
刘澜涛 黑龙江农垦建三江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156399
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前应用非那雄胺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 --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加用非那雄胺1周,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血强度、腺体出血指数、术后停膀胱冲洗时间、出院时间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出血强度(±)ml/min、腺体出血指数(±)ml/g、术后停膀胱冲洗时间(±)d、出院时间(±)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结论:TUR-P术前应用非那雄胺能有效预防以及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有利于保证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那雄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作为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男性群体常见疾病[1]。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2]。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凭借微创、准确的特点,已经成为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但普遍的术中、术后出血对手术效果影响较大,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观察TUR-P术前应用非那雄胺对手术效果的影响,--P手术治疗的1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P手术治疗的1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均满足第六版《外科学》中规定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适应症[3]。排除标准[4]:①经尿道动力学检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②经前列腺组织活检或PSA检查排除前列腺恶性肿瘤患者;③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障碍患者;④有低血压、青光眼、凝血功能异常等药物或手术禁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年龄49-75岁,平均(±)岁,排尿困难病程2-7年不等,平均(±)年;对照组年龄50-76岁,平均(±)岁,排尿困难病程1-8年不等,平均(±)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前列腺体积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此次统计表示同意支持。本次调查
过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并备案。
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术后处理,具体包括术前完善各项检查、留置尿管、抗炎、控制血压、调整心肺功能等。手术过程按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常规进行,电切镜采用日本Olympus 2000型尿道电切镜,电切功率选择100-120W,电凝功率选择80-100W。术后处理包括持续膀胱冲洗、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