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沙理工大学
《存储技术基础》课程论文
备份技术
孔庆玺
学 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 专 业 计算机科学
班 级 计算机11-02 学 号 2
学生姓名 孔庆玺 指导教师 刘青
课程成绩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备份技术
学生姓名:孔庆玺 指导老师:刘青
摘要:备份是生产数据的副本,创建和保存它的唯一目的是希望用它来恢复被删除或损坏的数据。处于业务和法规的原因,企业对于数据存储,保留和可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需要保存的数据量也不断增长。信息的增长,紧缩的IT预算以及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备份让问题更加复杂。企业也需要一个更快的方法,恢复备份数据,以满足服务水平协议(SLA)的要求。网络存储,是近二十年来的新兴行业。从纸带到硬盘再到大型磁盘阵列,存储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块硬盘到存储区域。网络存储行业目前已经是一个步入正轨的IT行业了。备份是系统中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事项,虽然他们在系统的整个规划、开发和测试过程中甚至占不到1%,看似不太重要且默默无闻的工作只有到恢复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其重要性。数据保护和数据备份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
关键字:数据保护 备份 数据恢复 容灾
备份基础知识
备份的目的
灾难恢复:备份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应对灾难恢复的要求。当主位置因灾难而不能工作,备份的副本将用于在第二低点恢复数据。
业务性恢复:生产环境中的数据随着每一次业务和操作而变化,备份用于例行处理过程中发生数据丢失和逻辑损坏时的数据恢复,在大多数组织中多数恢复请求都属于这种形式。
归档:进行数据备份也可能是出于归档的需要。
数据失效分析
(1)数据失效可分为两种
物理损坏(失效后的数据彻底无法使用)
逻辑损坏(失效的数据仍可以部分使用,但从整体上看,数据之间的关系是错误的)
(2)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因为逻辑损坏不易被发现,潜伏期长,当发现数据有错误时可能已经无法挽回
、错误操作等灾难必须靠备份来解决
备份的意义
(1)用户的核心业务系统上的数据极其重要。因而,如何保护好计算机系统里存储的数据,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并为业务系统提供快捷可靠的访问,是系统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除了要利用高可用的在线数据解决方案,另外一个关键的要素是要保护基于计算机的信息,也就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据
(2)虽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然而,人为的操作错误,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的缺陷、硬件的损毁、电脑病毒、骇客攻击、自然灾难等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计算机中数据的丢失,从而给企业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保护信息系统的关键业务数据,我们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备份,并支持快速恢复。
(3)由于支撑企业业务的IT基础架构的组件的故障而导致企业正常业务的不可预见的中断,组件的范围包括:信息系统、网络系统和组成它们的各种软、硬件,以及数据本身
备份的概念及备份的正确认识
(1)备份就是针对应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完整的数据拷贝,当应用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随时从备份中恢复需要的数据。
(2)拷贝不等于备份 ;磁盘阵列不等于备份;集群(Cluster)不等于备份 ;光盘库存储不等于备份 ;备份的特点(备份可保留档案的历史记录、备份可保存目录服务记录及重要的系统信息);能够恢复的备份才叫备份。
数据备份的原则
(1)可用性-对数据进行备份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消除系统使用者和操作者的后顾之忧,保证恢复之后的数据可以使用。
(2)稳定性-备份产品的主要作用是为系统提供一个数据保护的方法,于是该产品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首先,备份软一定要与操作系统100%的兼容,其次,当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数据。
(3)全面性-在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可能会包括了各种操作平台,如各种厂家的UNIX、NetWare、Windows NT、VMS等,并安装了各种应用系统,如ERP、数据库、群件系统等。选用的备份软件,要支持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典型应用。
(4)自动化-很多系统由于工作性质,对何时备份、用多长时间备份都有一定的限制。在下班时间系统负荷轻,适于备份。可是这会增加系统管